南京政治学院招生办公室
2006年5月
第一版 学院概况
学院办公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是隶属总政治部领导的中级任职教育院校,编制等级为正军级,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学院面向全国全军招生,主要承担着为全军培养政治指挥干部、政治机关干部、政治工作专门人才的任务,承担着政工人才培养、政治理论创新、为部队建设服务、为军委总部决策咨询服务的职能。
学院由南京院本部和上海分院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共1500余亩。院本部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市,位于市区主干道中山北路两侧,院内主体建筑雕梁画栋、古朴浑厚;分院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位于五角场地区,毗邻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院校,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南京政治学院一直是立志从军报国的莘莘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
专业设置
学院下设上海分院和12个教学管理单位,现有15个军官任职教育专业,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心理学、政治学、军事历史、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等14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拥有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和军事学等6个学科的学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军队政治工作学2个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新闻与舆论战、军事心理学与心理战等4个学科被总部列入"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闻学、图书馆学等3个学科被江苏省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在完成全日制培训任务的同时,还采取函授、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办学。
近年来,学院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对政工人才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对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构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需要的各层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设施
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院本部和上海分院的综合教学大楼设备先进,教育技术中心功能齐全,与军事训练信息网和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园区网颇具规模,拥有国内同类院校和专业一流水平的新闻编辑实验室、广播新闻实验室、电视新闻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心、政治工作作战指挥模拟中心、政治工作对抗模拟研发中心、军队文化工作专修室、战时政治工作专修室、心理学实验室、军事专修室和语言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文献保护技术中心等。
院本部和上海分院两个图书馆藏书总量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800余种,并与国内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信息交流关系。学院在全军率先建成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与全军和全国高校图书馆联网,拥有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和先进的缩微、复制等专业设备。
军事训练基地
学院在南京市郊建有占地约200亩功能完善的军事训练基地。基地依山而立,林木环抱,风景宜人。
学院在江苏张家港市、江苏茅山、上海浦东开发区、江西井冈山、南京军区某集团军以及部队各新闻单位建有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点,每年组织各专业学员深入社会和部队进行调查研究、当兵代职锻炼、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
教学科研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60%多,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比例为50%多,他们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59名,先后有37名专家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名教员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81名教员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银奖,有80名教员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津贴。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员为教学科研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活动活跃,在军队政治工作学、法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新闻学、军事历史学、军事心理学、军事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设有军队政治工作学、政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兵情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学院作为全军政治理论和政治工作的重要研究基地,教学科研并重,努力建设教学科研型院校,注重加强与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相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先后推出了一大批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十五"以来,学院有106项课题被确定为省级以上规划课题,有68项成果获军队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学院主办有3种期刊公开发行。《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为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军事学核心期刊;《军队政工理论研究》是全军政治理论刊物,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军事历史研究》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办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