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壹的历史故事 三股力量创建中国资本市场——访中国证券市场创始人之一张晓彬

时尚
时尚
2019-03-06 22:27
来源:互联网

经济观察网 特约记者 刘婷 吃“猪肚丝”、白皮书、中南海会议……回溯资本市场的“拓荒”故事,为了纪念,亦旨在还原历史。

如果没有三股力量的推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建,可能很难实现零的突破。

“趋势使然,条件不成熟也得做的义无反顾!”、“类似姚依林、张劲夫这样的老一代领导人 ”、“诸如王岐山、张晓彬、周小川等一批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金融改革探路者”这三股缺一不可的力量助推中国证券市场从零走到壹。

以老一辈领导人的支持为例,倘若他们没有开放意识、不拍板定夺,如此重要的经济改革大动作,恐怕无法打开局面——因为缺乏高层领导的首肯,操作者无从执行与组织,资本市场则无从破冰。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0年、股票市场30年,尽管这个市场跌宕起伏,且不乏客观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在争论中波浪式发展;但没有人会否认经济体制改革史中,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没有人会忽视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等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在中国证券市场创始人之一张晓彬的记忆中,三股力量,或者说三个因素的相辅相成,合力造就了昔日资本市场。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1978:东方潮起

“1978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富民强的新起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弄潮儿”的张晓彬说。

这一年的12月,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此后40年栉风沐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张晓彬感慨,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长期处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状态。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建国初期这30年,国内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因为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基本上仍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从1979年到2018年这40年间,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有人说这是国运,我认为这也是时代的大潮。这个大潮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这个大潮不仅摧枯拉朽,也带来了日新月异。我们是一批很幸运的人,生长在这个年代,虽然饿过肚子、受过屈辱、饱尝艰辛、经历了很多,这些历练后来都变成了我们在改革中干事的资本。” 张晓彬说。他解释,所谓“弄潮儿”,首先得有“潮”,改革开放大潮给了我们机会,这些历练给了我们办事的能力。

不言而喻,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建立股票市场具有标志性突破。

张晓彬对此记忆犹深!他说,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探索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是改革开放的核心举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制、企业股份制等重大经济改革。随着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被确立,经济改革的主战场又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并掀起了全民下海的浪潮,甚至出现了“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的现象。

不过,张晓彬说,新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新问题。尤其是1988年,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出现问题,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股票发行,也呼唤有一个规范的交易市场来实现流通和优胜劣汰。在缺乏其他完整市场手段的情况下,发展股市是比较创新的尝试。

的确,当时环境下的“股票市场”是个敏感词——似乎搞股票市场就是明目张胆地搞资本主义。其时大背景下,国内外一群热血青年,顶着“冒天下之大不韪”之风险,担纲创建中国股票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其中,就有王岐山、张晓彬、宫著铭等人。作为推动中国股票市场创建的中坚力量,他们当时或是掌管带有投资银行色彩的中字头信托投资公司、或是在中央决策层周围出谋划策。赶上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出国学习好机会的他们,普遍见识广、能力强,更有满腔的热血,想为国家的振兴出力。而“红二代”身份,又使他们具备上通下达能力,为争取最高决策层的支持提供了可能。

正所谓“大势所趋”,或者说是“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悄然来临。

或许,正是在这样一批创业者的全力推动下,中国证券市场才揭开了序幕。

1987:“猪肚丝”的故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资本      信托      金融      证券市场      联办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