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指导“深阅读”教授“真写作”

时尚
时尚
2019-03-07 12:06
来源:互联网

《读写》:指导“深阅读”教授“真写作”

  □本报记者 张福财

  “《读写》能够在众多教育类期刊中脱颖而出,受到师生青睐,是因为它专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沟头小学教师吴素琴这样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道。

  《读写》杂志是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与福建省语文学会联合主办的一本专注文本解读、写作点评和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期刊。自2017年1月创刊以来,该杂志以服务书香社会建设,推广全民阅读为己任,始终坚持“深阅读、真写作”的办刊理念。

  记者了解到,以《读写》杂志为纽带,福建省的读写教学研究、研学互动队伍不断壮大,目前福建省内已有接近300所中小学校建立“读写教学基地”,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读写平台并形成了一定影响。

  同题阅读凸显个性化

  “同题阅读是《读写》最大的特色。”海峡文艺出版社社长林玉平向记者介绍,《读写》每月一期,一期一个主题,并且进行“分版”汇编刊登,分别是A版针对三至四年级学生,B版针对五至六年级,C版和D版分别面向初中生与高中生群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阅读。

  “这里更像一个大家集思广益、发散思维的平台。”在《读写》中可以看到不同年龄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考,《读写》的编辑们在审稿中经常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2018年7月刊以“勤”为主题,低年级的小朋友会想到“爷爷和锄头”,再大点的孩子会想到“学渣的逆袭之路”,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更为扩散,有“绿萝——勤的影子”“泡茶,可不能偷懒”等多角度思考。

  一个字,可以提取信息,浓缩阅读精华,也可以扩展思路,进行创作。

  近两年,《读写》在主题选择上使用一个字来呈现,2017年聚焦中国传统美德“爱”“孝”“助”“诚”“礼”“俭”等12个主题,2018年为“书”“节”“家”“规”“诗”“字”等主题。《读写》也在不断与时俱进,2019年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还将以新时代为关注点,拟定了“新”“兴”“强”“富”等主题。

  林玉平表示,以“纯”为特点的同题办刊特色,来源于《读写》坚持杂志引领阅读的主题编辑思路。围绕主题选稿,没有多余材料,做精做透一个题,这是海峡文艺出版社为了有效防止互联网浅阅读、泛阅读冲击带来的知识碎片化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在林玉平看来,这种类似图书的形式可以避免内容看似五彩缤纷,实则支离破碎的不系统弊端。

  线上线下互动活跃

  《读写》编辑部依托福建省语文学会、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河南省语文学会、福建省耕读学院等多个学术机构的力量,汇集知名学者、知名作家、大中小学名师300余人,助力该杂志的发展。

  卷首语为作家金新专栏,对每期“一字主题”进行解读。《读写智慧》栏目集结闽派语文代表学者孙绍振、赖瑞云、王立根等人对阅读与写作的经验、看法见解。这些名家名师也参加《读写》的阅读,进行文本解读、点评,引导读者怎么读,如何写,让更多读者明白读写的真谛。

  对于名师对学生的作品点评,《读写》采用了差异化形式展现,即一篇文章由两位名师点评,从不同角度分析,引导读者明白写作思路,理解文脉。

  记者翻阅《读写》发现,其来稿不仅仅局限于福建省内,浙江省杭州西子实验学校、重庆第一中学、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等多省市师生作品也见于《读写》,更有师生长期向《读写》供稿,《读写》的影响是如何辐射至多省的?又是如何维系与学生作者、教师长效互动的?

  福建省语文学会秘书处负责人解答其缘由时说:“这和闽派语文在全国的影响力有一定关系,许多特约编辑、名师把参与《读写》编写作为一种学习交流。另外,《读写》坚持‘互联网+’的办刊模式,打破了地区限制。”

  在进一步交流中记者发现,由福建省语文学会主办的“海峡语文网”与《读写》保持着长期合作,把投稿、互动、活动都集中于线上。他们先后开展了“名家名师阅读推荐”“优秀读后感评”“在线笔会”“中高考在线竞写”等活动,使得该杂志的时效性和互联网紧密关联,线上线下互动活跃。网站每月有超过百万的点击量,可见《读写》和读写理念的深入人心。

  同时,《读写》通过新媒体建立与作者的联系,建立师生读者、作者微信群、QQ群。除《阅读视野》栏目点评外,还有《深度思考》与读者互动,读者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便可在“海峡语文网”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有关互动内容及与《读写》相关活动的资讯。目前,“海峡语文网”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已突破10万,为《读写》的互动与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系列活动增强参与感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阅读能      阅读与写作      阅读视野      浅阅读      文章学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