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前進的道路絕不會一馬平川、風平浪靜,而是充滿著激流險灘、荊棘深淵,充滿著曲折起伏、風險挑戰,充滿著已經遇到、將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難以預料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我們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勝利達到光輝的彼岸,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戰略定力,是“四個自信”的集中體現,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決心、勇氣和能力。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復雜變化,我們要按照黨中央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穩步推進各項事業展現新氣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不斷增強戰略定力,彰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和“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那份從容和沉著。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越是情況復雜,越是形勢多變,越是灘多浪急,我們越要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
保持戰略定力,必須正確把握和判斷形勢。戰略信心、戰略定力從來都是與對形勢的把握和判斷息息相關的。正確分析和判斷形勢,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的科學依據,是我們黨在戰略上科學謀劃、贏得主動的基礎和前提,是我們黨推動工作、開創新局、取得成功的法寶,也是保持戰略定力的關鍵性因素。人類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在不斷翻山越嶺、爬坡過坎和櫛風沐雨中前進的。近一個時期,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出現了一些令人關注、憂慮的事態和情況,一些人的思想上激起了波瀾和漣漪,對當前的形勢和未來的走向產生了這樣那樣的不同看法。怎樣從紛紜復雜的變化中正確看待形勢,是我們發展前進的一個關鍵所在。保持戰略定力、正確判定形勢,必須觀大勢、把方向、謀全局。
觀大勢,就是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潮流,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的趨勢,認清形勢的基本面和未來走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應當看到,無論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如何風雲變幻、眼花繚亂,但基本面和基本態勢沒有改變。放眼世界,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國際格局日趨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放眼國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沒有變,我們黨完全能夠科學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和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把方向,就是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作出的部署,全面完成各項任務,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在此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謀全局,就是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通觀全局、統攬全局,自覺站在全局角度思考問題,自覺在大局下行動。“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當前,我國發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關聯性、互動性不斷增強,一些國家和國際勢力對我們的阻遏、憂懼、施壓明顯增大,我們面臨新的挑戰和考驗。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進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