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大规模步入都市圈时代(深度好文)

时尚
时尚
2019-03-21 01:38
来源:互联网

  今年我国在区域经济上的改革和发展有两大亮点,一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二是粤港湾大湾区,究竟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我特别邀请了国内区域经济研究中最具专业水准和研究深度的专家,上海交大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陆铭教授,陆教授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及观点多年来始终如一,且日臻完善,入木三分,我一直很赞赏。而更可贵的是,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呈现的特征,几乎完全印证了他的理论和结论。

  陆铭教授演讲的题目叫《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区域和城乡发展趋势》,这实际上也沿袭了他在《大国大城》一书中的观点:空间上,尊重地区间的地理差异,各地区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通过流动,达到人均资源拥有量的相对平衡,进而实现人均GDP的平衡。

  中国有句老话说,山不转水转,因为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成本是否太大了?事实上,全球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都在集聚,其他地方虽然人少了,但人均GDP却有可能比集聚地区上升更快。

  在本次论坛上,无论是陆铭教授,还是之后演讲的王国斌总,都信奉市场配置资源的天然能力。在过去漫长的日子里,如果他们的理念能够早一天被大家所接受,不知道可以少走多少弯路。

  以下为陆铭教授演讲实录(已经本人确认)

  非常感谢中泰证券的邀请,也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在座各位分享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我自己本人也做一些关于宏观的研究,关于中国宏观的研究,我坚持很多年的看法,在中国看宏观的问题,不仅要看总量,而且要看区域的分布。道理很简单,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类似于欧洲的这么一个地方,而且我们这个地区和地域之间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差距要远远超过欧洲,也超过美国,而我们人口又是美国和欧洲的5倍左右的体量,所以不管看任何的经济指标,房价也好,包括前面李总也讲到债务的问题也好,我一直坚持如果不在更低的层面上,至少在省这样一个层面上看问题的话,可能很多问题都看不了太仔细。

  我需要做一些足够的铺垫讲粤港澳大湾区,在2015年中央就开了一个高级别的中国城市工作会议,有一句重要的话,中国城市的发展要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开完会后,好像中央高层没有把城市发展的规律到底是什么讲明白。现实中做了很多的政策,在研究城市区域的观点来讲,似乎恰恰和城市规律是违背的。

  城市发展规律有三句话,这对于大家理解区域经济来讲非常重要。第一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二,城市人口的分布,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国家,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趋势都是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第三句话跟我今天讲的话题不是特别有关系,顺便提一下,在一些核心的大城市和都市圈,人口仍然在向市中心集中,在我们中国存在着太多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未来会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的人口在重新向市中心集中。

  就我今天所讲的话题来讲有两个疑惑,是我今天需要解释的。第一个问题在于区域经济的集聚和平衡的关系,在社会各界,包括决策层,一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是因为经济过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导致的。在各种各样的媒体里,大家还普遍在使用一个词“虹吸效应”,似乎经济的集中导致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其他的二三四线、甚至五线、十八线城市资源的虹吸,于是在政治经济上导致了用政府动用行政干预左右资源的空间分布。甚至我在有些地区做调研,有人提是不是弄一个“反虹吸效应”。这是我今天要解决的事情,对今天问题的理解,对未来的经济政策走向判断非常重要。

  第二个观点,认为我们一线城市规模太大了,也恰恰因为这样的一些看法,在实践当中大家看到一些说法,我们今天要防止农村出现空心化,所以提出乡村振兴,还有前几年搞的特色小镇的建设。包括最近媒体也在说,对于这两年由于政府的干预,出现了一些人口回流的趋势,回流到农村,回流到中小城市。甚至有人认为这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的人口流动分布真的会存在一个反全世界发展规律的趋势吗?如果这真是一个趋势的话,真的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吗?这是我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城市群      都市圈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