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第32章 心学大师 王守仁

时尚
时尚
2019-04-08 16:18
来源:互联网

劝学网主页

  主页   儒家   道家   佛经   法家  
百家   兵法   中医   正史   历史  
易经   南怀瑾   小雅   自助建站   书城  
《中国历代大儒》第32章 心学大师 王守仁

(1472—1529)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今浙江绍兴县东南20 里处),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又曾创建阳明书院于越城,故世称阳明先生。王 守仁28岁中进士,历官庐陵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金都御史、 南京兵部尚书等,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敕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38 卷。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堪称有明思想界泰斗、心学的 杰出代表,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集我国心学之大成。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 与朱子学派分庭抗礼,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 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儒学世家

王守仁出生于一个世代业儒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据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 及《王文成公全书·世德纪》等史料记载:王家先世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右军将 军王羲之,后世徙居余姚。守仁的先祖王纲,字性常,文武兼资,善于识别人才, 明太祖洪武年间因刘基举荐,拜兵部郎中,擢广东参议。高祖王与准,字公度,自 号辶豚石翁,早年闭门力学,尽读先世遗书,精通《礼》、《易》,著有《易微》 数千言。曾祖王杰,字世杰,自号槐里子,学者称为槐里先生,幼时即有志圣贤之 学,年14尽通“四书”、“五经”以及两来诸位大儒的学说,后以明经贡太学,未 得大用而殁,著有《易说》、《春秋说》、《周礼考正》、《槐里杂稿》数卷。祖 父王伦,字天叙,号竹轩,其家虽环堵萧然,而雅歌豪咏,胸次洒落,穷年口诵心 惟,于书无所不观,尤其喜读《仪礼》、《左传》以及司马迁《史记》等,为文简 古有法,赋诗援笔立就,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若干卷。

守仁的父亲王华(1446——1522),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曾读书龙 泉山中,学者称为龙山先生。王华生性聪敏,刚会说话时,其父教他读诗,经耳便 能随口吟诵。年龄渐长,读书竟至过目不忘。30岁那一年,松江提学张时敏测试其 文,大加赞叹,并以状元及第相许。由此,王华名闻遐迩,故家世族争着前来礼聘 他为子弟师。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王华赴京参加廷试,名列第一甲第一人, 果然应了张提学之言,考取了榜首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历任日讲官、东宫侍 读、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王华立朝刚正,剀切敢言,终因不附宦官刘 瑾而被勒令致仕。其学一出于正,恪守儒家法度,写诗作文专求辞达,不以雕琢为 工,著有《龙山稿》、《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 等,凡46卷。

王家这样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自然使王守仁受到上等的文化教养,从而 决定了他必然走上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其先辈们的言行趣尚,无疑给王守仁以直 接的熏陶和感染,促进了他的个性气质乃至学说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王家祖辈几代 都喜欢研读《易》、《礼》、《春秋》、《左传》、《史记》等典籍,而对官方十 分重视的《四书》似乎不太感兴趣。这大概是因为“四书”中充斥着空洞的说教和 刻板的训诫,而《礼》、《春秋》、《左传》、《史记》等书往往将说教、训诫之 类寓于具体事物之中,显得比较生动、形象、自然。《易》虽说理玄奥,但随象寓 意,强调事物变化无定,对人较少束缚,读者便于自由发挥。他们特别爱读这些书, 与其不媚世俗,乐于保持个人天性大有关系。譬如守仁的高祖王与准,为学自称 “吾无师承”,曾拒绝为县令卜筮,因取筮书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 奔走公门,谈祸福。”曾祖王杰宁愿放弃大比考试的机会,也不曾受“散发袒衣” 之辱,他曾对门生说过:“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洒然无入而不自得,爵禄之无 动于中,不足言也。”祖父王伦,曾每日啸咏于竹轩,漠视人间繁华势利,唯以淡 泊自守,被人比为陶渊明和林和靖。父亲王华不阿权贵,宦官刘瑾独揽朝政,土大 夫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独自不往。他对于守仁放任不羁的性格也未太多地加以约 束,即使在守仁行为过分出格时,也只是喝止而已,并未给予严厉惩罚。王氏家族 的这种家学和家风,对王守仁不崇拜权威、不迷信教条。藐视外物、尊重自我、不 随流俗、狂放不羁的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大师      中国历代大儒      32章      心学      王守仁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