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按:本文作者August 吴震皓是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本篇是《August看CES》系列的第四篇。在前三篇《汽车会和马车一样消失吗?》《让汽车变成更好的出行工具,还是平庸的智能手机?》《二十年后,开车会和骑马一样成为小众运动吗?》中,August带大家回顾了汽车行业的兴衰,并对未来汽车的前瞻技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在本文中,他将带大家继续2018 CES 的旅程,聊聊最贴近大家生活的新能源汽车。
我有个MBA同学,我们都叫她Cindy。她在某个著名的消费品牌担任人力资源部的副总裁。2016年夏天的某个晚上,那时候我还在瑞典总部工作,不久就要搬回国了,我在微信里收到一条Cindy的消息“Hi”……
不要乱想。
晚上收到微信,是因为有时差,在国内是早上。
她也没有给我提供任何工作机会。
Cindy的“来电提醒”在Hi之后,她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August,我想要买电动汽车,你推荐一下,有哪些选择?”
这个问题其实是送分题。
就像你问一家餐厅的老板,这附近哪个地方有好吃的……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考虑了好多秒,毕竟吃个饭和花几十万买辆车的性质还是有点不太一样,我可不想因此友尽。但是,我更好奇的是,我了解的Cindy很关心潮男潮女,关心她自家的漂亮花园,但从没听她提起过对汽车的兴趣,怎么会一下子就想买电动汽车?
还没想完,她又补充了一句:“主要让司机接送小朋友,上海牌照太麻烦,所以想买电动汽车直接去上牌。”
后来又加了一句:“不要笑话我。我真的一点都不懂车。而且上海的牌照真的很麻烦。”
其实该被笑话的是我,有时候总觉的自己不够接地气,人家买要电动汽车,第一不差钱,第二主要为了上沪牌。这么简单的理由我居然没有秒懂……后来我给她推荐了哪款车,她是不是又买了,请你们看完本文,有彩蛋……
但是,热爱思考的我,自那以后却一直在想:Cindy算是电动汽车的典型客户吗?如果满世界都是Cindy,电动汽车是不是会很快取代目前的传统内燃机汽车,在汽车行业“最终消亡”之前来一个小高潮呢?
我表示怀疑。
“X布斯模式”不可复制,Cindy们也是有限的这几天在CES,我们有机会亲眼见到来自中国的两家新兴造车企业(拜腾和小鹏)的概念产品展示,也与来自蔚来、威马的企业代表在一个论坛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我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贾布斯的Future Faradi展台前人头攒动,就像另外来自意大利的也是字幕F开头的品牌一样,只有WIP(请像法国人一样把W理解成两个V)才能进入展台仔细观摩那辆概念车。后来发生了什么,地球人都已经知道了,但为啥“X布斯模式”不能被复制呢?
今年CES惊现拉斯维加斯街头的Future Faradi,不复往日的高调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X布斯,姓乔,乔峰的乔,而且他已经不在人世……
人们看到一个偶像,做出很多款火爆的产品,就以为是个偶像就能做出“爆款”产品。这种现象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很多年前就作过总结,人类的所谓“直观”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忽略统计学的常识,经常草率的下结论而没有考虑到“因”和“果”之间复杂的关系。这位心理学家还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写了一本畅销书,又被另一个畅销小说家写进了另一本书……
对不起,跑题了。我想说的是,无论某款产品,如果仅仅靠公司创始人或CEO的个人魅力,显然是无法取得市场的认可的,毕竟商业不是真人秀,至少不仅仅是。
但是,爱挑刺的你们肯定会说,你错了!你看看人家美国的钢铁侠(编者按:指特斯拉)!
呵呵三秒。
在此,请允许我回忆一下本人的职业“青春期”-
10年前,我当时刚加入麦肯锡不到1年,做了一个内部研究项目,有关汽车行业所有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经济性分析。当时是著名的有关全球变暖的“哥本哈根会议”的前一年,麦肯锡也积极的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我记得当时仔细深入的研究了从柴油机直喷技术到生物燃料再到氢气发动机的所有技术,最后与当时的项目经理和合伙人一起写了篇文章,结论是: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电动汽车。
顺便说一下,这两位同事现在还在麦肯锡,并且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在这个项目中间,我就记得这个T品牌的公司,当时他们家刚推出第一款产品Roadster,很小众,估计今天大部分钢铁侠的粉丝都不曾听说过。可惜我当时没有去买他们家的股票(主要是当时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