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但我不知道谁靠谱,不知道该相信谁。”这是很多想尝试心理咨询的人的心声。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对于大众而言,很难找到一位可以真正帮助到自己的“靠谱”的心理专业人士。
2016年底,国家22部委联合发文共促心理健康服务,这预示着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精神类服务电商用户规模超过三百万人,预计2019年用户规模将超过4千万。因为不限地域、价格透明、兼顾用户隐私等优势,在线心理咨询有大量市场需求,一度成为创业公司争相追逐的领域。
心理咨询进入互联网发展的历史齿轮里,人们可以越来越方便的接触到优质的心理咨询师资源,但为什么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找到优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还是如此之难?
为什么中国人对心理咨询行业没有信任感?
中国人对心理咨询行业普遍没有信任感。
一是因为心理咨询市场鱼龙混杂,造成大众求助无门或效果不佳,用户筛选困难,无法对行业建立信任。二是行业本身缺乏优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且咨询师质量参差不齐。巨大的潜在需求和供求不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形成巨大反差。
“5招帮你挽回男朋友,费用3万,不成功就退款。”“29800,2个月的课程,帮你泡到你喜欢的人。”这些广告语在网络平台上屡见不鲜。可怕的不仅是这些“情感咨询”公司开展的算命、婚恋挽回、泡学PUA业务,也不是他们散播的各种未经验证的理论和观点,真正可怕的是,他们打出的心理服务、心理咨询的旗号,在个人简介里挂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称号,在网络传播时自诩为“心理专家、情感专家......”。他们通过买一送一、包脱单、不满意可以退款、包成功套餐等商业炒作和推销手段在资本市场里大行其道,紧裹在“情感圣经”“心理专家”外壳下敛财。于是,在大众的认知里,这些“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他们提供的服务=心理咨询。
实际上,心理咨询服务对从业者有严苛的职业道德和咨询伦理要求。但真正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不一定是厉害的营销者,他们得不到足够的曝光,反而是一些反复炒作的“专业人士”严重影响了大众对于心理行业的信任度及整个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与此同时,国内真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太少。
中国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在100万人以上,但全职的心理咨询师不超过5%。这100万人中,大多数人是由培训机构进行3个月短期培训后考证,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学习,一些培训机构为吸引更多学员,简化培训内容,专攻考试通过率。其实,整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体系包括基础学习,技能培训,个案督导,个人体验,咨询人次和时间等等,这些都应该是专业的审核标准,而不是仅靠一纸“单薄”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特别是2017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国家机构对于咨询师“专业标准”又无明确界定这使得线上线下机构准入、审核标准变得更加难以确定。没有“标准”指路,就无法衡量一个咨询师是否专业。
那么,大众该去相信谁?
如何建立大众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信任感?
要建立大众对心理咨询行业的信任感,首要前提是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要有保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职业操守。有了实际的治疗效果,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建立起咨询师与平台的良好口碑,让平台及整个行业持续良性地发展。
由此,在线咨询平台必须推动行业建立咨询师准入标准以及服务规范,为用户筛选出真正优质的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的筛选标准是一个在线咨询平台的良心。”在线心理服务平台壹心理的CEO黄伟强这样评价咨询师筛选标准的重要性。“就像一个城市的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下水道平时人们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一旦下大雨,街道上的水就会泛滥,人们会生活很不便。所以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心理咨询行业也是这样。即使别人看不到,我们也要坚守自己的标准。”
一 为大众筛选出真正优质的心理咨询师
近几年,行业内涌现出了一批想通过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专业心理服务的创业者,例如壹心理、简单心理等,他们都开始参考国际上的心理咨询师认证标准来逐步探索自己的咨询师准入标准,承担起指引心理咨询师从业规范的责任。
究竟什么才是好的咨询师筛选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