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终落地!一文读懂三大关键点 有哪些投资机会?】18日晚间,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内容丰富,极有分量,其中要求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点击查看>>>
18日晚间,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内容丰富,极有分量,其中要求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来源:中国政府网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
《规划纲要》的目标定位是,要把该区域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中最受关注的是有关金融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产业支持政策和交通规划政策方面的内容。通过整理以上三大政策要点,小编带你读懂《规划纲要》三大关键点。
金融资本市场开放政策
1、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拓展离岸账户(OSA)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A),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在跨境资金管理、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
2、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3、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4、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
5、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6、支持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按规定共同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探索建设国际航运保险等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平台。
7、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
8、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
9、建设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允许科技企业区内注册、国际经营。支持在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保税研发业务。
10、支持在深圳前海设立口岸,研究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
产业支持政策
1、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