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和孟晚舟的关系如何?任正非爱徒李一男入狱原因及近况

时尚
时尚
2019-04-23 15:50
来源:互联网

李一男和孟晚舟同是华为员工,也同是华中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李一男一度被认为是华为从任正非的“干儿子”,最有希望接掌华为帅印的人。

李一男和孟晚舟的关系如何?任正非爱徒李一男入狱原因及近况

不过网络上找不到任何关于李一男和孟晚舟有交集的报道。只找到了李一男和任平的报道,报道称,任正非之子任平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进入华为并先后在市场部、采购部等多个部分作业,任平并没有姐姐孟晚舟那样勤勉,却是有一股异样的“霸气”,刚进入公司本应当低调做人,高调干事,可是他却由于李一男回绝他引荐的人进行工程项目组而破口大骂李一男…

相关报道

从此时开始,李一男进入到华为时代。

李一男和孟晚舟的关系如何?任正非爱徒李一男入狱原因及近况

华中科技大学1985年第一届少年班 合影(图片来源:公开资料)

走向远方

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

——宋·晁补之·《满江红·月上西窗》

1992年,华为走过1987年过来求生存的5年,也是创业最艰难的5年。

这一年,由于国内邮政系统组建地方公司——即莫贝克公司来销售香港交换机的模式遭到资金链短缺的压力,难以维持。华为必须从代理香港交换机的贸易商角色中转变出来,于是,华为开启了第一次技术变革和公司转型升级,这次升级也奠定了以后华为以“研发技术”为发展导向的运营格局,并由此拉开了华为杀伐四方的序幕。

无疑,任正非选择了一条风险最高的发展之路——技术自立。风险高,意味着高收益,技术积淀到一定时期,会形成巨大的技术红利及技术壁垒,别人想抄也是抄不来的——比如说发明专利及标准。

1992年,华为的销售额才破亿,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准备背水一战,集中所有华为的研发力量,开发交换机,这一仗,华为要么倾家荡产,要么辉煌爆发。

这个项目由华为2号员工——郑宝用主导,项目的目的是研发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设备,他将项目命名为“C&C08”。

这是个标志性的产品,C&C08的研发,为华为培养了一大批的干部,华为以后的大部分中高层管理基本上都是从C&C08的研发及销售的过程中走出来的。C&C08万门机项目组最后产生了华为三个常务副总裁及三任中研部总裁(李一男、洪天峰、费敏),两个高级副总裁(黄耀旭、张顺茂)和一个执行副总裁(刘平),并且以C&C08的产品为基础平台,华为几乎在上面搭建了自己后期所推出的所有产品及服务,包括传输,移动,智能,光网络,数据通信等等。

在项目开始的誓师大会上,任正非对着公司所有员工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1993年6月,李一男研究生毕业,正式入职华为,入职的第二天,便升值为华为工程师,7天后,升职为主任工程师,协助郑宝用开发C&C08。

1993年10月,C&C08 2000门数字交换机研发成功,并在浙江义乌邮政局开局实验。

李一男和孟晚舟的关系如何?任正非爱徒李一男入狱原因及近况

C&C08交换机

C&C08 2000门数字交换机的成功,促使了华为上马C&C08万门程序交换机的决心。

虽然限于当时的市场情况,绝大多数华为员工认为2000门机足够了,担心万门机无法销售,郑宝用在会上说:“你们尽管开发,开发出来,我保证帮你们卖掉10台。”

实际上,根据咨询公司Dittberner的报告,截至到2003年底,C&C08机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应用超过1.3亿端口,之后再无公开数据报告。

1997年,华为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郑宝用和李一男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物理专业毕业的,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开发交换机上另辟蹊径:能否用光纤来把多个模块连接在一起。

于是,李一男正式提出在C&C08采用当时并不成熟的准SDH技术——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这项技术诞生在贝尔实验室,有同步复用、标准化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灵活网络拓扑能力和高可靠性的巨大优势,后来演变成为全球数据传输的核心标准之一。

光传输技术的引入,是华为从模拟到数字的最大进步。C&C08万门机的研发,决定采用这一方案来实现,方案确定后,C&C08人员搭配也确定下来了:项目经理是李一男,刘平是软件项目经理,余厚林是硬件项目经理。

1994年的夏天,万门机的开发进人最后联调阶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