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长江“最美岸线”。通讯员 李学华摄
老船工路小牛展示渡江船光荣证。 记者 何深宝摄
抢渡长江。(资料图)
编者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欣然写下的。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西起湖口,东至江阴,横渡长江,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彻底粉碎了所谓“长江天险不可逾越”的神话。九江是江西第一个被解放的中等城市。九江的解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和输送南下干部的重要通道,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当年渡江战役沿线长江中下游九江、铜陵、芜湖、滁州、常州、南京、镇江、江阴等8城市,共同发起了“寻迹百万雄师过大江——长江沿线8市党报全媒体行动”。3月28日至29日,记者随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九江,追寻7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的渡江足迹,记录70年来九江市砥砺奋进、天翻地覆的变化,讴歌70年后的今天长江“最美岸线”的美丽画卷……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3月的彭泽县棉船镇,5万亩油菜花盛开,芳香四溢,宁静的田野变成一块块金碧辉煌与碧绿欲滴的调色板。然而,穿越时空的隧道,70年前,一场渡江战役在这里打响。
1949年4月2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长江中下游一线强渡长江,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美梦,取得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九江,作为当时渡江战役的最西线,解放军最早是从哪里登上南岸的?70年来,九江发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彭泽是江西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九江是我省第一个被解放的中等城市,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彭泽县棉船镇(旧称八保洲)是长江中下游一个大冲积洲,四面环水,曾经被国民党吹嘘为“永远炸不沉的军舰”。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长江沿线发起渡江战役。
今年92岁的路小牛,曾划船支援解放军抢渡长江。他回忆道:“当日凌晨1时40分,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江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晨雾。解放军从安徽省望江县杨家墩起渡,抢渡北江,打响了渡江战役。我作为先遣队一员,驾船载着8名解放军战士成功登陆。随后,各种船只从棉船镇‘灵芝号’码头登岸,击溃沿岸守敌,攻取棉船镇,控制了江心阵地,使国民党舰艇不能从长江上接近解放军渡江地段,掩护解放军突击部队顺利完成渡江任务。”
今年78岁的江能言,是《棉船镇志》的主编。他站在“灵芝号”码头岸边,激动地说:“这就是当年解放军登上棉船镇的渡口,当夜就解放了棉船镇。第二天,彭泽县城守敌望风南逃,彭泽县城很快就解放了。”
“彭泽是江西第一个被解放的县城,拉开了解放江西的序幕。”九江市史志办副主任柳秋荣说,“驻九江城区的国民党军政机构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队眼见大势已去,纷纷逃离。5月17日,九江城区和平解放。6月16日,九江全境解放。九江也成为江西第一个被解放的中等城市,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之后,九江成为解放军南下和输送南下干部的重要通道,先后经过九江运送的干部有4000余人,部队1.16万人,弹药、被服43.5吨,大炮40门及其他军用物资2112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打造既要“外表美”,更重“内在美”的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时光荏苒,硝烟远去。70年江水奔涌,见证着九江的变迁。
每年3月,油菜花开的时候,“金黄菜花水上长,万亩森林水上漂”成了棉船镇真实写照,武汉、长沙、南昌等周边城市的游客慕名而来,昔日静谧的江中小岛,一下热闹非凡,小汽车排起了长龙,农家乐挤满了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