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生命体,你理想中的城市长什么样子?当美好人居成为一个日常议题,你对居住有怎样的期待?未来,我们有机会创造更加有机、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么?这些话题成为4月23日一场公开演讲的讨论焦点。作为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平台,贝壳找房这次特别与国内新兴现场演讲独立媒体一席联手,用一个下午、连续三“席”嘉宾分享,与现场数百名观众一起开启了对美好人居可能性的探讨和想象。
在2019贝壳新居住大会的这场 “城市·居住·改变”分论坛上,分享的主角是三位有着城市规划、空间设计、建筑改造背景的讲者——北京(楼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栋,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扉美美术馆馆长何志森以及众建筑联合创始人何哲。在他们看来,居住是一种人与空间的交互,大城市病的药方存在于社交媒体数据中,通过各自的居住实验,这一场贝壳X一席的活动试图启迪更多关于新居住时代大众生活的思考。
让城市生长 回归以人为本的观察
你知道,在北京二十五岁到三十四岁的就业群体平均通勤距离是多长么?
李栋给出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答案,十一点八七公里,是平均值的1.2倍。住得远,通勤距离长,这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需要面对的生活压力。这也是李栋最近三年的课题,用数据分析的力量来给城市做“体检”,从而给城市规划和政策提供支撑和依据。
与李栋以数据为抓手观察城市和人居环境不同,何志森是通过走进社区,发现了城市居住的新可能。在“菜市场里的美术馆”项目中,他和他的学生们拍摄了摊贩们的手,借此把菜市场变成了一个展览的地方,吸引了很多人来到这里。何志森说:“设计师所设计的不一定是有形的空间,他们也是改变人与人关系的一股力量。”设计应该做的,是促进彼此发生关联。
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扉美美术馆馆长何志森
关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体验还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居住空间”。时至今日,仍有这样一群胡同居民,由于对城市独特风貌的保护,改善居住环境便成了“难题”,这样的处境下,老城区人文保护和居民生活质量该如何兼顾?从观察人的需求入手,何哲带来了“内盒院”和“插件家”的解决方案,即在老房子里塞进一个新房子,保留整个地区空间结构和肌理的前提下,进行舒适度的创新改造,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居住选择。
美好居住 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是改变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这场关于美好居住的讨论最终指向的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倡议。
在何哲的内盒院改造项目中,虽然出发点是作为一个建筑师、设计师,希望用“产品规模化”的设计手段解决城市更新、城市创新改造的社会问题,落在具体的房屋改造中,起点还是业主愿意尝试改变。
何志森在另一个“花园改造”的创意行动中发现,当每个社区居民都愿意为了环境的美把家里最宝贵的东西贡献出来,一个沙发,一个脸盆,一顶帽子时,这种公共空间的意识就成为了社区最大的收获。
李栋则以最为现代城市苦恼的街巷管理问题举例。城管常常需要处理沿街的摊位问题,但李栋发现,某些地方缺乏蔬菜售卖点,但同时又有消费需求,这才导致了一些地方,城管需要反复处理类似的问题。基于专业化的数据模型和分析,问题所在点可以精确掌握,规划建设就能更好地改善街巷治理。数据是起点,由数据得到的结论可以启动,每个人能够参与进来改造城市,才是“城市变得越来越好”的前提。
案例的意义在于启发。贝壳与一席的这一场演讲论坛,所期望的也并非关于城市治理、美好居住的标准答案,更多的是通过“生产想法”为大家提供更多思考角度,启发每个人能够参与其中。上线一年的贝壳找房,迅速连接了20万经纪人、2.1万家中介门店、160个来自全国98个城市的160个经纪品牌。这一刻,它思考的是如何用平台的力量帮助用户走入“新居住”时代——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可以让我们的居住空间变得更人性化,什么样的平台规则可以让我们更安心高效,什么样的数据能够帮助城市的管理者更好决策?这样问题的解答方向也许在5G技术、AI算法里,但也可能存在于人文主义的同理心、以人为本的观察中。在思考与改变的前沿,对人的体察往往比技术的精进更接近答案本身。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