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五一”,参加游行的群众。冯文冈/摄
1955年“五一”,工人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袁克夫/摄
2012年“五一”,京城景点迎接客流高峰。孙戉/摄
上世纪50年代,天安门的一次“五一”之夜。王一波/摄
1953年5月3日,《北京日报》2版
1994年4月24日,《北京日报》6版
1999年9月25日,《北京日报》6版
2000年4月21日,《北京日报》6版
2000年5月15日,《北京日报》6版
200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2版
2007年11月13日,《北京日报》2版
2019年3月23日,《北京日报》3版
今年“五一”放假安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五一”劳动节这一天,北京城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前往天安门广场参加游行庆祝活动,这段经历令很多市民终生难忘。
1 劳动节成法定假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把“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明确规定放假1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这一天,北京人便换上节日盛装,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还会受到表彰。
游行是人们庆祝“五一”最重要的方式。据本报1953年5月3日1版《首都各界五十万人民举行游行大会》记载,那年“五一”当天早晨,参加游行大会的人们冒着细雨,举着红旗和标语牌,走向天安门广场。游行开始后,乐队高奏国歌和国际歌,礼炮齐鸣28响。游行队伍最前列的仪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领先的是一面巨大的国旗,随后是160人组成的军鼓队和72人组成的抬着金光灿烂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字的横队。旗手们高举着无数面国旗和红旗迈步前进。仪仗队的后列是壮观的旗队:大红旗、绘有和平鸽的绿旗、各色的长旗,简直就是一片旗帜的海洋。随后,由7000名少年儿童组成的队伍进入广场,孩子们高举着“时刻准备着”的大字标语,欢呼着走过主席台前,并挥舞着缤纷的花束,组成各种图案。再往后,首都各大工厂、各大企业的工人,近郊农民,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大中学校学生和教师,工商业者和北京市各区群众所组成的庞大队伍相继走过。参加游行的群众穿着鲜艳的新装,人们拿着各色花朵、彩旗,各种模型和图表,欢呼着走过主席台。
游行过后,天安门广场上还举办了联欢晚会,燃放了烟花。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长安街,汇聚到天安门广场,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1953年5月3日《北京日报》2版,《“五一”节狂欢之夜》)
当年的经历让很多市民终生难忘。1954年“五一”,9岁的刘春延不但参加了游行,还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向毛主席献花。多年以后,刘春延通过本报讲述了当时的情景:毛主席高兴地接过鲜花,亲切地问他:“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在哪个学校上学呀?”刘春延看见从远处过来的彩车车队,兴奋地叫着:“毛主席快看,那边的东西没有轱辘还可以自己走呢!”毛主席笑着告诉他:“那是彩车,车在里面,还有司机叔叔开着车呢!”这一瞬间被记者抓拍到,后来,这张珍贵的照片上了1994年的挂历。(1994年4月24日《北京日报》6版,《我向毛主席献鲜花》)
2 “超长假期”掀旅游热潮
长期以来,作为法定假日,“五一”只放假一天。如果碰上周末,加上倒休最多也只能休两三天。不过,这种状况在2000年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