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海:實施都市圈戰略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

时尚
时尚
2019-04-27 08:03
来源:互联网

編者按:2018年9月29日召開的中共福建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動員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再深化、思路再提升、舉措再抓實,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奮力推進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重要會議。

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的專家學者和干部學員結合研究與工作實際,對這次會議精神進行了系列解讀並建言獻策。

福建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指出:要著力區域協調,大力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這將進一步突破行政界限約束,推動生產力合理布局、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形成高質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態勢,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通過“基礎設施先行工程”的長期投入,福建在東南沿海地區實現了從“東南凹陷”到“東南隆起”質的飛躍,內部開發也逐步形成了圍繞交通干線的“點軸開發模式”,人口、生產力在交通干線上集聚分布,城市、縣城、開發區成為一根根“交通藤”上的“瓜”,目前已發展到“藤瓜融合”的系統集成新階段,也就是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階段,其核心就是適應城市競爭由“個體競爭”向“群體競爭”轉變的新要求,推進空間開發模式由“點軸開發模式”向“城市群開發模式”轉變,推進以行政區經濟為主導的板塊經濟融合發展、一體化發展。

總體上,海峽西岸城市群還處於培育階段,要處理好都市區與城市群、都市圈的關系,處理好中心城市與中小城市、小城鎮、鄉村的關系,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構建合理的圈層結構,著力構建以若干個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發達的聯系通道為依托、吸引和輻射周邊城市和區域的都市圈,形成“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區(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鄉村”全尺度發展格局。從福建的實際情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都市圈。實施都市圈戰略,就是以都市圈為區域發展空間組織主要模式,以發達的有形通道和無形通道為依托,串聯起以中心城市為高端要素集聚內核、帶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帶動鄉村振興﹔重點建設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同步推進龍岩、三明、南平都市圈建設,以都市圈為平台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點軸模式”空間開發形成的板塊經濟瓶頸,推進空間開發向“城市群模式”轉化,其核心是融合發展

一是基礎設施,推進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網絡、環境治理等經濟基礎設施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到哪裡,基礎設施就先行覆蓋到哪裡,形成區域協作穩定的“藤瓜關系”和可持續的“本底條件”。

二是產業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協同構建產業、市場、分配體系和協調、綠色、開放發展體系,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完善建鏈、強鏈、補鏈、退鏈機制,推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政策鏈協同發展,做強產業經濟。

三是城鄉建設,依托都市圈形成的網絡化基礎設施比較優勢,促進中心城市與外圍城市、鄉村的相互投資,培育形成城市經濟核心競爭力,做強城市經濟。

四是生態建設,協同推進城鎮、鄉村、礦區、生態功能區環境整治,率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構建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協同推進海岸、海灣、海島、海洋環境整治,構建藍色發展體制機制。

五是公共服務,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都市圈統籌機制,構建發達地區支持欠發達地區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新機制。

堅持雙輪驅動,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以福州都市區、廈漳泉都市區為主體,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城市群,逐步形成“眾星拱月、月映星輝”的城市群發展新格局,其核心是一體化發展

按照能夠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能夠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標准,培育全能型或單項型的國家中心城市。

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發展專業特色鎮。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堅持統籌協調,有形通道、無形通道同步建設,城市經濟、縣域經濟、開發區經濟一體推進,其核心是協調發展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協同      西南      朱四海      四海      實施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