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谆谆寄语飘入军营,每一位青年官兵都当自勉。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如火如荼展开,步入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想迎头赶上,势必要穿越砥砺奋进的漫漫长夜,经历筚路蓝缕的转型蜕变。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青年军官作为未来军队的掌舵人,需要在“官之初”打好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承担起强军事业的伟大希望。当下,部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如涛涛白浪,淘沙不止;弄潮儿逐流而上,须知“一篙松劲退千寻”。基层正处改革浪尖,是青年军官强本领、展才干、练意志的最佳舞台。因此,青年军官要强化与基层的血脉联系,从中汲取最鲜活、最接地气的养分,助力自身成长成才。
日常体悟,追求正心明志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坚甲,不能御也。”当下,基层正当改革最前沿,“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青年军官肩上责任见重,压力更大。尤其在一些吃劲、要紧岗位,其标准更高,把关更严,条件更艰苦。但基层还有鲜活的故事,有长久继承的光荣和使命。将心贴近基层,就是在锻造思想、感悟强军,才能在激流险滩中明辨航向。
基层是熔炉,唯其“杂”,方能练就“火眼金睛”。随着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各种思想涌入军营。一些敌对势力妄图借机向军营倾销“糖衣炮弹”,使官兵的政治血脉“转基因”。一段时间以来,微信、微博等媒体成为思想争夺的主阵地,“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的歪理邪说扑面而来。反观一些干部,却对此不闻不问,敷衍了事。究其根本,正是政治意识淡薄,对错误思想不敢较真碰硬的结果。基层,从来不是牛鬼蛇神的舞台,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与基层工作实践的结合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才能练出“火眼金睛”,揭开一切歪理邪说的障眼法,以上率下,带领官兵扫除杂音所依赖的思想土壤。
基层是富矿,只要肯挖掘,就能找到精神财富。“刘老庄连”“杨根思连”……每一个连队都有一段历史。口耳相传下,一位位英模形象呼之欲出,一段段党和军队的奋斗史在眼前浮现。斑驳的相片纸上,“老班长”们的炯炯目光穿透时光,远胜耳提面命的千言万语。一张带弹孔的旗帜,能抹消一切时间的隔阂,让驻足的继承者们分享同一份光荣和热血。基层好比一颗种子,能用鲜活的连史牵动军史,以英雄的事迹树立优良传统的不朽丰碑。年轻官兵对优良传统体认不深,归根结底,是还未能与基层建立牢固的“精神纽带”。基层的光荣史,无一不是军队创业史的缩影。扎根基层的历史土壤,方能从中汲取对当下工作的情感认同,才能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转换里感悟军魂所在、在深厚的历史土壤中贯通共同的信仰血脉。
基层是舞台,透过幕布,可以窥见改革的沧桑伟力。挖开基层的历史底土,不应只注意革命年代的纷飞战火。基层更像是一个微缩舞台,将军队几十年来建设与改革的沧桑巨变展现无遗。从手中装备的更新换代,到兵源成分的变化趋势,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着我军一路走来的丰硕成果,每一处作风转变,都折射强军梦的无限可能。因此,青年军官须勇于融入基层、细心观察基层、用心感悟基层,方能从现实感悟中坚定政治信仰,形成将青春与激情奉献给强军梦的政治自觉。
不畏艰险,积聚事业底气
《庄子》云,“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基层干部,是开展基层工作的“主心骨”,也是我军全面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青年军官作为强军事业的“接棒人”、发展建设的“后备军”,需要在“官之初”勇敢深入艰难险重的基层任务,咬紧牙关、久久为功,方能积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培塑磅礴的气度胸襟、树立为国为民的气节情怀。
敢闯敢拼,砥砺青春朝气。在面对基层、接手工作前,多数青年军官对于岗位,会带几分幻想、存一些“稚气”。只有亲自经历磨练,直至工作上手、内心形成心理认同后,“稚气”才会被打磨成自信的“朝气”,处处散发对基层事业的理解与热爱。然而,当前个别青年军官却会患一种“幼稚病”。他们对基层还没摸清,对工作尚掌握不透,却提前打起退堂鼓,染上了满身暮气。有的从精神上自断手脚,忽视自我历练提升、创造个人价值的可能性,而将个人的前途发展寄托在“地方”的自由和宽松上。还有的精神没能“断奶”,临近毕业畏难怕苦,担心“走弯路”,不得不绞尽脑汁,或是希望到大机关、“闲”单位“享清福”,或是把基层当“跳板”,做着“镀金”转岗的美梦。在光辉事业的起点首鼠两端、在伟大时代的征程中止步不前,只会让大好青春错失提升空间,让一腔热血流向他处,最终在沉沉暮气里冷却凝固。宝剑锋从磨砺出,青年军官应勇于扎入基层的惊涛骇浪,越磨越成熟、越干越自信,在狂风暴雨中书写人生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