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兴青年“匠人匠心”公益巡展5月7日在江苏省文化馆启动,共展出40位青年的80件作品,门类包涵刺绣、紫砂、核雕、金银作、木雕、漆器等诸多非遗门类,其中不乏濒危品种。
展览中最新创作的是油画+刺绣的混搭作品《逆行》,它表现的是面对熊熊烈火,一个消防员坚定走向火场的坚定背影,消防背上隐约可见“四川消防”字样,作品用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向扑救凉山森林火灾的英雄消防员致敬。
《知书达理》是青年工艺师史志晔和潘虹件的木雕作品,使用了珍贵的小叶紫檀。利用谐音表现吉祥寓意是传统工艺的常用手法,作品就表现两只知了落在书本上的瞬间。工艺师利用树干天然的弧度将之切割、打磨成一本打开的书,两只知了静静地趴在书本上,营造出一派宁静雅致的氛围,小叶紫檀的牛毛纹理则使蝉翼更显镂透。“虽然这件作品的用料和做工都很花成本,但是我们仍然要把它捐出来,参加‘匠人匠心’的义拍,”史志晔告诉记者。
大漆剔犀“福禄寿”笔筒的作者“90后”盛骁涛是位曾留学北欧的海归,因为热爱从4年前正式拜师学习漆器剔犀工艺,他告诉记者,做这样一只笔筒接近一年时间,每天在木胎上刷一层黑色或红色的大漆,最后再雕刻出福禄寿传统花纹,漆层断面黑红相间,有种古朴而沉着的美。“你看每层红色的漆层都细如发丝,但即使这么薄,制作时也要刷二三十遍漆,”他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制作剔犀漆器的人屈指可数,保护和传承任务非常紧迫。
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常州牙刻技艺。因为象牙交易被禁止,全行业只能从西伯利亚进口远古猛玛象的象牙作原料,工艺师们纷纷转行,从业群体大量萎缩。常州工艺师萧晨凯继承了父亲的牙刻技艺,他展出的牙刻作品是摆件《和畅》,表现是一位清瘦的罗汉坐在山石上,满面平和慈悲,白牙的象牙与黑色线条对比强烈。他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年青非遗工艺师在传承的基础上探索生活美学,他的另一件作品“呈雅腕表”就是用牙刻荷花翠鸟作为表盘,用“中国风”非遗提升生活品质。
包括“匠人匠心”非遗展在内的江苏新兴青年公益巡展由团省委、省文旅厅、省文联主办,“苏青S+”新兴青年群体联盟、省文化馆、省文化记者协会、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承办,系列活动还包括美术、雕塑、书法等展品,以及“我和我的祖国”青年歌唱大赛和网络文学发布、青年电影人作品展演及舞蹈秀等众多活动,巡展将通过网络渠道开展公益拍卖,筹集到的部分善款将用于关爱“事实孤儿”群体。(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