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個身懷絕技快去國博看重慶造工業機器人

时尚
时尚
2019-05-10 18:28
来源:互联网

  5月8日—10日,2019全球半導體產業(重慶)博覽會正在國博中心舉行。記者從會場了解到,本屆博覽會,由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重慶市電子學會、重慶市半導體行業協會、重慶汽車工程學會、重慶集成電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雲集了300余家企業參展,展示其新產品、新技術。

  “小而精”機器人成現場明星

  在模擬車間裡,3個機器人正忙碌工作著。它們不是變形金剛般的龐然大物,差不多與一個人同高,也沒有人型軀殼,有的隻有一條有力而靈敏的“胳膊”。

  “依靠這條胳膊,它們能將一箱箱飲料、一袋袋藥品包裝好、搬下流水線,碼垛堆疊。”世界前五大機器人廠商之一、川崎(重慶)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人員稱,這種能“干粗活”的機器人,被稱為搬運碼垛機器人,不久前剛“漂洋過海”來到重慶。

  “與同類型機器人相比,它們在速度和力量上更突出。”他介紹,若不停歇工作,它們每小時能完成2400回動作,輕鬆搬運上千斤的重物,動作范圍也很大,上下擺動幅度可達27米,“能抵得上4個工人的工作量”。目前在國外被廣泛運用到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刊物印刷領域,幫助企業提升物流的合理化與自動化。

  在展台的另一側,一款“重慶造”雙臂機器人引來不少目光。工作人員介紹,它能與產業工人並肩執行同樣的作業任務,從機械手表的精密部件到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台式電腦零件的處理,都能以其精確性輕鬆應對,甚至連穿針引線都不在話下。

  設立專項基金助力行業發展

  本屆博覽會集展示、貿易、洽談、論壇四大功能,共有30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展,其中不乏中電科、高通、萬國、川崎等全球知名企業,帶來最新研發的新技術、新項目,供境內外企業客商洽談、投資。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集成電路被喻為“現代工業糧食”,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產業的基石。2018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將達到4767億美元,預計2020年的產業規模有望達到5300億美元,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需求市場。

  重慶是國內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早的城市之一,現有集成電路企業約20家,覆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等全產業鏈。去年專門出台《重慶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將設立總規模為500億元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加快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根據規劃,基金將對實際到位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集成電路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對實際到位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貼息支持。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郭欣欣

(責編:陳易、張祎)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機器人      個個      身懷      絕技      快去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