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下一张地震捕捉网

时尚
时尚
2019-05-13 13:33
来源:互联网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人类一直在探索。一年前,我国在横跨川滇等地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了一个巨大的地震科学实验场,希望通过野外大规模的实时观测,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推算地震孕育规律。未来,在这个实验场上,将科学合理布局观测台阵,推进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抗灾防灾能力。

  

  地震预测,首先难在不清楚它的发生机制。为揭开地震的神秘面纱,2018年5月12日,我国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该实验场横跨川滇等地,7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是我国认识地震的一次重要探索。

  这个巨大的实验场到底有什么用?一年来有了哪些进展?何时能帮我们攻克地震预测难题?

  实验场建在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一带

  人类能够上天入海,可对脚下大地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由于难以直接观测,人们研究地震大多是根据已有数据提出理论假设。

  然而,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的过程十分复杂。过去数十年,科学家对地震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但缺乏足够的野外观测数据和实地验证的支撑。卫星遥感、空间对地观测等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大数据的发展,让野外大规模的实时观测成为可能。

  “了解地震,要把野外观测和室内研究结合起来,这是地震科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介绍。

  观测数据是研究地震的基础。科学家大胆设想,若能在地震多发地区大规模布设仪器,实时“捕捉”每一次地震的发生轨迹以及其带来的地壳变化,就能推算出地震孕育的规律。再通过多次地震进行实地检验,就可以用来做地震预测。

  因此,我国在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一带布下了实验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吴忠良介绍,该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构造环境复杂,是开展地震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据了解,地震科学实验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地震活动活跃,历史上大小震不断。由于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我国很早就在该区域开展监测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长期观测数据。

  专家介绍,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就像在川滇地区布下一张“网”。这张“网”的网格由地震台站、井下观测台阵等构成,用来“捕捉”地下极其细微的变化。

  这张“网”为何要如此大?吴忠良解释,首先是因为地震的发生位置不确定。此外,地震波及的范围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为了完整、准确地监测到地震发生时的信息,实验场尺度就一定要足够大。

  把风险研究和灾害防治相结合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布局了地震科学实验场,我们的有何不同?

  不同的地震类型,有不同的孕育、活动规律。吴忠良解释,日本以及地中海地区国家,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属于板缘地震;我国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属于板内地震。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我国的地震科学实验场是目前国际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实验场。

  郑国光介绍,该实验场的特点还在于集科学研究、基础观测、成果应用和服务于一体,将地震风险研究和灾害防治结合起来。

  作为承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平台,地震科学实验场包含“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4个目标。

  “透明地壳”是开展对地下结构的探查,尤其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为的是把地下搞清楚。地震被认为是瞬间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其密度、磁性、电阻率以及地震波穿过时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存在差异。通过观测不同传播路径的地震波速变化,就可以获得地球内部结构图像,其原理与医学中的CT成像类似。

  “解剖地震”是对已发生的地震进行详细解剖,对典型强震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研究,建立科学样本。专家认为,通过“解剖地震”,有望发展和提出适用于中国大陆强震发生的机制和模型,并为世界上其他大陆内部地震多发国家提供借鉴。

  地震发生后,要把损失降至最低,就需要了解地面建筑结构特点,加强抗震能力设计。“韧性城乡”是想通过对地震震源破裂、地震波传播等情况进行模拟,为建筑物、工程等设计提出防灾减灾建议。

  震情信息的尽快传播对防震防灾意义重大。“智慧服务”就是为了提升地震信息服务水平。我国将构建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地震信息快速传递给公众。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一张      地震      捕捉      布下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