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5月18日电 题:守望传统,拥抱未来——听博物馆讲述超级IP的中国故事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蒋芳、柳王敏
承载着人类的历史与记忆,博物馆用一件件文化瑰宝,将流动的光阴定格。
自南通博物苑肇始,中国博物馆事业已走过百余年。在珍贵文物纷纷被视为超级IP的今天,负责收藏、研究和展示它们的博物馆,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更好讲述这些超级IP过去的故事,让更多人感知它们未来的精彩,是当下博物馆普遍面对的课题。
今天,博物馆有多“热”?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
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18日在“博物馆·文化中枢”论坛上表示,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观众结构日益多元,未成年人、低收入群体、农民工、村镇居民参观博物馆热情日益高涨。
他举例说,今年春节长假,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游客在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比例高达40.5%。
采取预约限流措施、假日门票早早售空、热门展览门前排起长龙……各大博物馆近年来出现的种种现象,折射出国人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
“‘博物馆热’,既是中国博物馆人期盼已久的梦想,也是全社会文明进步的共同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今天,博物馆如何“讲故事”?
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2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北京、甘肃、陕西等地已达到12万-13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除综合、历史、自然等类型博物馆外,遗址类、专题类博物馆快速发展,生态博物馆等新兴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苏埃·阿克索伊表示,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已引起国际博物馆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誉。
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南京大学曾经在江苏对博物馆开展了一次摸底调研,结果显示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
“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怎么“听故事”?
18日,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22家文博单位举办的“根·魂——中华文明物语”特别展览拉开帷幕。30件(套)精心遴选出的文物,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该展览策展人王树金说:“在有限的场地内,如何全景式展现中华文明,我们充分考虑了时代、地域等因素,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文物,一个展览就是一段完整的历史呈现。有的观众会首先涌向‘镇馆之宝’,而对普通文物只是匆匆一瞥。事实上,只有认真看完全部展品,才能真正不虚此行。”
人们逐渐意识到,当博物馆的“文化大餐”上了桌,如何“享用”也是有讲究的。
“在博物馆,你可以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南京博物院文博志愿者萧征宇期待,观众们在参观之前调整心态,不要把博物馆仅仅当成“到此一游”的景点和“打卡”的目的地。
过去,观众常常问龚良:“你们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他希望,在未来,观众更多地思考展览在“讲什么故事”。
为了让观众们更好地“听故事”,博物馆也在积极进行各种尝试。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到“故宫社区”“数字敦煌”等网上展示项目,公众足不出户便可以享有高质量文化产品,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不同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