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青春都“织”在服装里,细数泺口服装城30年峥嵘岁月 “90后”掌门人讲述“泺口新感觉”

时尚
时尚
2019-05-27 21:33
来源:互联网

三代人的青春都“织”在服装里,细数泺口服装城30年峥嵘岁月 “90后”掌门人讲述“泺口新感觉”

三代人的青春都“织”在服装里,细数泺口服装城30年峥嵘岁月 “90后”掌门人讲述“泺口新感觉”

  手机QQ扫描图片,看AR动新闻

  泺口服装城鸟瞰图

  泺口服装城总经理、2017“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刘学谦

  图片由泺口服装城提供

  1989年建成的泺口服装城,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 30 岁“生日”。从路边的简易大棚市场,到江北最大的服饰商品集散地;从“前店后厂”的服装批发地,到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泺口商圈……如今的泺口服装城已经成为服饰文化、服装会展批发、电子商务、餐饮娱乐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商贸片区。在泺口服装城总经理、2017“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刘学谦看来,是老中青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匠心雕琢,才有了今日的泺口服装城。

  从“穿什么是什么”到商场化精细分区

  刘学谦是1991年生人,在他眼里,自己是与泺口服装城共同成长起来的,这家与人民商场、西市场一样同为“老济南”商业印象的市场对他有着别具一格的意义。

  1989年6月,济南市天桥区工商局与香磨李居委会联营动工兴建济南泺口服装批发市场,当时的建筑面积只有2.9万平方米,同年12月又进行了扩建工作。1990年的泺口服装批发市场,集销售、加工为一体,拥有14座交易大棚,3500个经营柜台,加工经营房1000余间,经营品种上万个。

  “当时服装市场的客流量每天能达到10万多人次。”泺口服装城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对那段日子印象深刻,柜台区人潮汹涌,加工区也忙得不亦乐乎,身着深蓝制服的工作人员来回维持秩序,当时的消费者大部分根本没有“品牌”概念,“穿什么是什么”,市场内卖衣服也不讲品牌,那时最受欢迎的是羊毛衫、喇叭裤,每次市场从南方新进一批服装,就会被一抢而空……

  “有时候会怀念那个年代,但是‘野蛮生长’不可能持久,泺口服装城一次又一次扩建,也在逐步完成自己的转型。”刘学谦说,服装城第一代领导班子本着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初心,走上了开办企业的道路;第二代领导班子本着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的传承理念,将泺口服装城进一步发展壮大,“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希望给泺口服装城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我曾提过一个发展口号叫‘享泺口,新感觉’,希望能把新感觉带给每个来到泺口服装城的人。”

  现今的泺口服装城,以主打快时尚女装的“芒果街”、“真丝城”等为代表,男装、女装、童装、裤区、鞋城等十几个专业经营区将市场划分得井井有条,各个大类下还有若干小类。

  培育自主品牌发展转型不忘人文关怀

  为了避免服装城的“内耗”,避开同质化竞争,刘学谦不仅将泺天服装商城一到四楼划为单独的女装区“芒果街”,还填补泺口服装大厦四楼“羽绒服广场”春夏季的空白,从杭州原产真丝基地购进大量真丝服装,打造出广受欢迎的“真丝城”,将泺口服装城各经营区进一步细化区分,同类型、同年龄段服装归类整合,同类型服装也尽量做到版型、样式相互区别。“调整以后确实客流量更大了。”刘学谦说。

  一方面,刘学谦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芒果街”等重要区域实施严格的考察机制与末位淘汰机制,对年底达不到标准的商户进行约谈,逐步提升商户质量、商品质量,促进服装城特色发展,另一方面,泺口服装城在管理中同样人情味十足,并没有唯销量、唯效益至上。

  “我们这里老商户特别多,有不少从1989年一直留到现在的服装商户。”刘学谦表示,很多商户对市场感情极深,服装城不仅常常给予商户指导建议,帮助其打造自主品牌,举办特色活动,还经常与商户谈心沟通,认真听取商户意见,领着商户到国内各大服装市场参观取经,“只要商户有孵化品牌的计划,具备可行性,我们就会出面,与工商部门联合,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对该品牌提出建议,帮助拟定培养计划。”

  “有一些商户观念较陈旧,从服装类型到经营理念确实与转型后的服装城格格不入,但考虑到他们的谋生问题,服装城从没有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去督促他们转型,而是暂时留给他们一部分空间,等待他们调整。”刘学谦说。

  秉承企业家精神树立企业之魂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