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和孩子的故事,从另一种视角。
愿你能看见光,看见爱,看见自己。
他3岁时,在家门口的广场上玩耍,总想爬上高高的台阶。
你提醒他:“宝宝,从台阶上摔下来,很疼的哦。”
但你和邻居聊会儿天的功夫,他还是爬上了台阶,并从上面摔了下来,疼得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你本可以像小时候,妈妈批评你那样,批评他:
“我怎么提醒你的,摔下来会很疼的,你偏不听!哭,还哭,哭什么哭?”
但你想了想,跑过去抱住他,把他揽在怀里,不停抚摸着他的后背:
“宝宝,一定很疼吧,妈妈知道很疼,下次你再爬高高,邀请妈妈一起参与好不好?”
他5岁时,坐在餐桌上吃饭,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还不小心打碎了盛汤的碗。
你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残局,很想劈头盖脸地指责他:
“妈妈说过多少次了,把菜放到面前的小碗里,不要拿着筷子乱戳,把碗戳掉地上烂了吧。”
但,你想起小时候,因一不留神把碗摔碎,被大人怒骂后的恐惧,就慢慢把烂碗装进垃圾袋,抱了抱那个因犯错低着头不作声的孩子。
然后,拿起筷子给他做示范,怎么夹菜,怎么放到小碗,如果够不着,怎么请妈妈帮忙,如果想喝汤,如何先放下筷子,如何双手捧着汤碗。
他7岁时,考试回来,拿了一张83分的数学卷子:班里45个人,30个人都考了90分以上。
而他之所以考这么低,要么是不仔细审题,要么是漏了一道。你看着这么简单的卷子和这么不理想的成绩,很想大发雷霆:
“你看看你们班那XXX,人家为啥每次都能考100分?
你这么粗心,将来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能干啥?”
但你想到小时候,自己因数学不及格,吓得不敢回家的往事,就和蔼地走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小手就事论事地说:
“来,我们一起看看都错在什么地方了,找出吃掉那17分的小怪兽,我们一起打败它!”
你话音刚落,他就抱住了你,小脸红红地说:
“妈妈,谢谢你没有怪我,我今后一定改掉马虎的毛病。”
他12岁时,已经长得和你差不多高了,声音变得沙哑,嘴角长出胡须,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黏你,常常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
他的作业你已看不出对错,他的内心也很少向你打开。
饭桌上聊起什么话题,你想和他探讨时,他常常还会翻你一个白眼:“你懂什么?”
他一度厌学,迷上游戏,视老师为宿敌,视父母为冤家,视学习为痛苦。
看着他浑身长刺逮谁扎谁的愣头模样,你很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你生的,也很想窜上去扇他一个耳光,然后跺着脚说:
“我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受了多少窝囊气,起早贪黑管你吃管你穿,你这么做,对得起我吗?”
但你思虑再三,还是决定采取另一种方法。
你告诉他:
可以不做作业,可以只玩游戏,可以不去学校,也可以做完作业玩20分钟游戏,用好成绩砸老师,让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他在家玩了三天游戏后,重返校园,理由是:天天玩游戏,其实也觉得很无聊,不如去学校,还有同学。
他17岁,比你高出一头,脚像小船,食量惊人,性格倔强,不愿认输,爱打抱不平,喜欢和人争论,也因此没少惹麻烦。
老师给你打来电话,说他因为一只袜子,和室友吵了起来,还要动手打对方,请你到学校来一趟。
当时,你刚挨完领导批评,一腔怒火,满心焦灼,就开着车来到学校,低三下四地向他的室友和老师道歉后,把他拽上了车。
一路上,你想到工作的压力,想到同事的排挤,想到他的惹事,绝望又沮丧的你,很想大声吼叫他:
“你看我都忙成什么样了,你还天天给我添乱?你除了作祸,除了添堵,你还会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