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人才会客厅】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主办】
本期嘉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黄维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柳学智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 赵丽君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阅读提示:
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欢迎,但中国在参与全球化治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却时常遭遇跨文化人才短缺的掣肘。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中国对跨文化人才的渴求与重视。本期特邀请专家学者围绕“跨文化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资料图片
1.必备素养:肩负起中国立场和时代使命
记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跨文化人才具备哪些素质,应对哪些任务和挑战?
黄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跨文化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举足轻重成败攸关的作用。真正的跨文化人才需要精通中外文化,具有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坚定理想、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达的广博学识、开放的全球视野、出众的领导力、协同的合作精神,通晓世界规则,能处理和应对跨文化事务及挑战。
黄维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必将日益需要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人才,引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只有主动夯实人才基础,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跨文化人才,才能支撑这项伟大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柳学智:中国在不断创新变革,国际形势在深刻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加深化,中国全球化融入越深越广,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全面对接国际规则,必然需要大量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跨文化人才。
柳学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进,中国和相关国家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跨文化人才要一手托两边,中国和世界,才能真正把握国际发展之规律,对接二者之需求,寻找最大公约数。推进交流合作共赢,使世界各国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
跨文化人才,还必须具有世界性眼光和历史性眼光,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唯如此,才能在全球层面看待审视形势和问题,才能具有在国际社会自主设置议题、主动发声的胆识和魄力,才能够担当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重任。
赵丽君: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当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同时,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的合作与支持。跨文化交流人才队伍将成为我国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他们需要有中国立场和时代使命。
赵丽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人才有两个使命,一是要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先把中国自己的事业建设好,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稳定发展是对世界发展的最大贡献。二是更大的责任,就是作为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一分子,需要我们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在国际舞台上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因此,当前,我们既要站稳中国立场,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要有国际化视角来担当创新,为人类社会和平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2.现实情况:高层次跨文化人才短缺
记者:我国的跨文化人才培养面临着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