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非遗馆摆出的文化大集上,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和文创制品让传统和现代融合。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市委办公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文明的源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对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知名度,打造城市形象名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雨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围绕“天下非遗看雨花”的目标,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方式,让渐行渐远的老手艺与市场深度对接、焕发生机,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同时,作为社会资本投入的新兴文化业态,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制约和困难问题。近期,市委办公厅就雨花非遗馆提档升级、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雨花非遗馆坚持积极搭建非遗聚集平台,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创新融合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玩、观、购”为一体的立体运营模式,有效促进了我市乃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18年在深圳文博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中部农博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等领导均对雨花非遗馆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实现了从分散到聚集的跨越。2015年,曾是木雕匠人的郭存勇,出于不让传统手艺失传的初心,果断放弃年收入上千万元的家具生意,投资近一亿元创办雨花非遗馆,致力打造非遗项目聚集地。雨花非遗馆挂牌成立后,郭存勇四处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走遍了全省14个市州,还远赴贵州、江苏、广东等地深入探访。为了让这些深藏街头村落的手艺人走出家门、汇聚长沙,郭存勇采取免除租金水电费,协助申请政府补贴奖励,为家境窘迫的传承人承担路费、添置工具等措施,让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纷至沓来。邵东泥书传承人刘上四拥有用泥巴和桐油做原料写字的绝活,祖辈靠给祠堂写字做匾为生,后来祠堂渐失,他只得改行卖漆。在郭存勇三次登门邀请后,刘上四来到雨花非遗馆继续从事老手艺,并逐渐打开市场,生意红火。“洪氏一刀剪”传人洪源是最早来到雨花非遗馆的传承人之一,其一刀可以剪出数个汉字,但一直以来这门绝技“养在深闺人未识”,来到雨花非遗馆近三年后,洪源的“一刀剪”已经广为人知,深受赞誉。截至目前,雨花非遗馆已聚集非遗项目359个(人类级名录10个、国家级名录20个、省级名录35个),非遗传承人200余名,成为全国聚集非遗项目数量最多、传承人最集中的场馆,由此填补了长沙乃至湖南非遗场馆建设的空白,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分散到聚集发展的创举。
二是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裂变。“只有依靠市场的力量,把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才能让非遗真正活起来。”郭存勇坚持以此为办馆理念,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并逐步形成“非遗+”的立体活态传承模式,建立了“非遗+教育”“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全方位的产业生态链,实现了从单一展示向多种经营的裂变。实施“馆校共建”,以30多个非遗手工体验项目为载体,推动非遗传承走进课堂,并具备了向外输出管理模式的条件。目前,累计接待中小学生实践体验10万余人,覆盖学校超过200所,北京等不少外地学校也慕名而来。2018年被评定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促进文旅消费,引导市民“吃非遗”“玩非遗”“赏非遗”“购非遗”,组织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主题非遗活动,举办非遗夜市,成立非遗书院,编排非遗舞台剧,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共接待各类消费群体超百万人次,逐步成为长沙传统文化特色旅游新地标。推动创新创业,发挥非遗传承人聚集优势,举办“文创集市”“匠人沙龙”等交流活动,激发传承人创新创业热情,搭建非遗文创孵化平台。目前,大学生创业基地已经入驻了一批文创项目,创造直接经济价值500多万元;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已经入驻各类企业16家,带动5000多人实现就业。以规模较大的香道馆为例,已经逐步形成“实践体验—文化培训—加盟连锁—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
三是实现了从区域到世界的突破。雨花非遗馆聚集的女书、剪纸、陶艺、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在持续深化。作为传统特色文化的聚集地,近年来,雨花非遗馆接待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事文化交流团队,成为省市乃至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有效发挥了外事文化交流的窗口作用,实现了从区域聚集到世界共享的突破。截至目前,雨花非遗馆共接待外事文化交流活动80多场,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参加了中韩交流联展、阿联酋“一带一路”湖南主题展等国际展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雨花非遗馆坚持探索创新,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之路。但作为一家由传统行业转型而来的民营文化企业,在硬件设施、聚集能力、管理水准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颈制约,与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还有较大差距,亟待着力改进、全面提升。
一是硬件设施有待扩容提质。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场馆硬件设施来看,需要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文艺表演、手工体验和配套服务、综合管理等功能区域,对空间面积、建设标准都有较高要求。目前,雨花非遗馆建筑面积共2.4万平方米,在引进300多个非遗项目、200多名非遗传承人入驻后,场馆可用空间已近饱和,难以再批量引进新的非遗项目,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拓展新的功能区域。由于总面积相对偏小、入驻项目相对较多,每个项目平均面积仅67平方米,也不利于单个非遗项目提升拓展。同时,由于目前场馆是由家具城转型而来,缺乏系统规划设计,整体场馆设施建设标准偏低,难以满足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的功能需求。
二是聚集能力有待强化提升。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必须树立全球视野,以开放心态和优越环境,引进更多的来自全国、全球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39项人类级非遗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我省共有4项人类级非遗项目、1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24项省级非遗项目。近年来,雨花非遗馆已聚集各类非遗项目359项(其中人类级10项、国家级20项、省级35项),入驻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仅为全国总数量的1.5%,省级非遗项目仅为全省总数量的10.8%,世界人类级的非遗项目更是屈指可数,而且还有一大批未被发掘的非遗项目未纳入统计。聚集项目相对较少,既有主观上的因素,同时也受空间不足、资金缺乏等客观条件制约。据了解,雨花非遗馆每年仅支付的场地租金就将近800万元,管理团队的工资开支也要数百万元,而目前引进的项目大多为免费提供场地,收入支出差额较大。入驻项目的数量缺口,既为雨花非遗馆提供了打造世界非遗高地的空间和潜力,也对其强化提升项目聚集能力形成了倒逼压力。
三是营运水准有待全面提高。经过多年发展,雨花非遗馆已经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蜕变,但受民营企业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其管理能力、经营水平与打造世界非遗高地所需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管理能力上,雨花区于2016年专门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以雨花非遗馆为核心,建设雨花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在实施过程中,项目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雨花非遗馆建设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打造世界非遗高地对雨花非遗馆来说,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如果没有项目指挥部的继续支持,就其当前管理能力而言,将面临更大压力。在运营水平上,雨花非遗馆在重视项目入驻、发展的同时,缺乏对整体项目的顶层设计、宣传推介和理论研究,没有形成高效运作的经营体系。比如,雨花非遗馆近年来分别承担了国家、省两级非遗相关标准制定和教材编制任务,但由于人才缺乏,一直未有成果。同时,在推动“非遗+”上,虽然已经有了积极探索,但在实现非遗与教育、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上,还有更大空间和潜力。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雨花非遗馆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影响力,但相对来说,无论是在聚集程度,还是市场运营等方面,都与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引导,提升专业运营能力。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推动世界各地非遗资源共享,是保护传承非遗的应有之义,也是规划建设非遗场馆的使命所在。雨花非遗馆作为我市倾注各方力量重点支持建设的非遗场馆设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当地、走向全国、融入世界,进一步提升理念、提高定位,将打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地作为目标追求,吸引更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不断扩大在全球非遗保护传承领域的影响力,成为世界级的非遗传承保护中心,逐步形成“世界非遗看长沙,长沙非遗看雨花”的品牌效应。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政策引导,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全面统筹管理,着力为实现打造世界非遗高地提供有效支撑。
二是突出统筹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前期,雨花非遗馆的规划建设得到了雨花区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专门设立的项目指挥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统筹协调作用。目前,雨花区已经与华润集团签订协议,将由华润集团投资对红星片区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后段,雨花区计划将雨花非遗馆整体搬迁至实施城市更新后的红星片区,与新建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集聚发展,形成公共文化的聚集区。鉴于搬迁计划实施涉及省市区街道各级各部门,以及周边景区、市场、企业等众多主体,仅靠雨花非遗馆自身协调推进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建议在雨花区继续给予支持的基础上,突出加大市委、市政府在规划调整等方面对雨花非遗馆搬迁项目的指导支持。同时,按照规划设计,目前在新区域中仅安排1万平方米面积建设雨花非遗馆,而将现有非遗项目按原有面积整体搬迁就需2万平方米。因此,建议市、区两级根据雨花非遗馆实际发展需求,综合考虑片区功能配套,适当调整增加雨花非遗馆新场馆建设面积,并支持雨花非遗馆以展览馆为核心,配套建设兼具展示、演出、研学以及餐饮、休闲等功能的非遗特色街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以及具有浙江义乌等地的世界影响力的非遗产业集聚群。
三是聚焦瓶颈问题,加大政策支持。雨花非遗馆作为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更多、面临的压力更大,亟待各项非遗扶持政策精准落地,给予更多实际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适当调整市本级财政文化专项支出结构,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各方设立“非遗基金”。特别是近年来雨花非遗馆承担了大量的政务接待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每年运营成本上千万元,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将其纳入公共场馆扶持对象,并在场地租金、活动经费、水电费用等方面给予优惠补贴。突出项目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将雨花非遗馆列入长沙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并在工作经费、师资力量、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队伍建设,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非遗培训基地,定向培育一批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新政”引导作用,加大对非遗项目设计、营销以及理论研究等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申请举办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别的文交会、文博会等会展活动,充分发挥雨花非遗馆的场馆设施作用,有效扩大雨花非遗馆的知名度、影响力。利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加强对雨花非遗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与高校院所、社科研究机构等联合开展非遗课题研究,鼓励设立“非遗”研究院等机构,加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通过广泛宣传、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
四是抢抓发展机遇,提升管理能力。当前,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予以扶持引导。雨花非遗馆打造世界非遗高地迎来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激烈竞争。据了解,天津已成立全国首个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北京已成立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传承人发展,其他地区只要将传承人吸引过去,就可简单复制再造。因此,必须进一步支持、引导雨花非遗馆全面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以此应对行业、区域竞争,不断巩固先发优势,积极抢抓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有利机遇。(执笔人:吕发祥 张海平 陈松林 彭志)
(责编:罗帅、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