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试院评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传承

时尚
时尚
2019-06-09 01:01
来源:互联网

  2019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有关教授和部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对我省语文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年度陕西省高考语文试题依然采用全国卷,与去年相比,题型稳定,又在题本选择和问题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契合考试大纲和我省基础教育实际,充分体现了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导向。

  一、试题素材紧贴时代,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本试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写作命题选择了新中国缔造与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点。试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年)的特定历史时空,选择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与建立新中国的历程中所创造的时代主题。这些考题要求考生了解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内容是对伟大诗人杜甫才性与其诗歌成就成因的探寻,由过去更多展现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变化为对人文艺术精神的关注。更能体现试题的人文关怀,达到以美启真,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选择新近发生的新闻基础上,材料一特别选取了1954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扩大了材料的时间跨度,让考生在阅读中,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受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自觉增强奋斗意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选取中国画、植物生长、永定河补水工程三则素材,贴近生活实际。

  二、题本内容渗透中华精神,注重塑造优秀独立的品格

  试题不但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国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突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还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传承。

  写作任务设置五种身份,意在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自觉接续奋斗,勇挑重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叶嘉莹对杜甫成就的评述,由此展现出杜甫伟大的人格精神,使考生在审美陶冶中认识到成就一代诗圣的原因。“文言文阅读”所选人物商鞅为古代改革家,其锐意进取、敢于改革的精神对古代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试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自古以来的改革人物的奋斗精神,认识到变革图新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古代诗歌阅读”选取诗人杜荀鹤的诗作,反映了其刚正、耿介的品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修身立人的基本要求,考题以此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体现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试题强化审美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试题萃取古今中外的文学素材,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小步舞》。莫泊桑的小说极具个性色彩,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并借此对人性做更为深刻的剖析。两道主观题围绕人物与环境的创作方法展开,有助于增强考生辨析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能力,升华人生境界,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的同时,实现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

  “名篇名句默写”既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物的形象美,也有《阿房宫赋》雄壮的建筑美,还有《赤壁赋》中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美。既考查了考生对经典的积累,又充分发挥了文学的美育功能。

  四、试题题型稳定,充分落实考纲各项要求

  试题题型稳定,仍由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模块构成。以对语文学科最为核心的阅读素养、表达素养及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为导向,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融会其中。命题引导考生系统掌握扎实的必备知识,诸如词汇、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用法,各种文体及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论证手法等,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优秀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现代文阅读”三篇选文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既注重基本知识,又注重能力素养,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科学渗透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变化是各个板块中最大的,着重考查对语篇衔接、语病修改和标点符号的运用。这些考查被设置在同一个具体的阅读情境之中,有助于考生结合人生体验进行理解。今年将词语考查更换为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对考纲内容的覆盖更为全面。“压缩语段”是创新题型,要求考生对一则真实新闻报道进行关键信息提炼。这一创新题型引导考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信息获取、筛选和表达,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语用导向。

  华商记者   杜娟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传统文化      省考试院      高考语文题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