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全区双创成果展上,通辽市民安智慧用手机扫描赤峰市宁城辽中大明塔数字化保护项目的二维码,八角形、13级的大明塔3D模型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安智慧惊叹道:“模型非常逼真,用手指拖拽可360度旋转,还有关于大明塔的地理位置、造型特点的语音讲解,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项技术结合了三维重建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和3D打印技术,应用于历史文物保护领域,目前已经收录了自治区东部盟市50多座古代城市遗址三维数据,兼具观赏和永久保存信息作用,为日后研究提供了准确详细的资料。”展台一侧,工作人员为参观者介绍着古建数字化保护项目。
当天,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内蒙古分会场在通辽市启动。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创成果展以图文、数字、影像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我区最新创新创业成果。
灵动的圆眼睛、黄色机身、履带结构下肢——外形酷似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主人公瓦力的机器人两个手臂之间举着承载物品的托盘,穿梭在各个展区收取垃圾,手臂围绕肩部上下摆动,不时将垃圾吞入“腹中”。
研发人员张瑶介绍:“托盘能携带2公斤左右的重物,腹部设有可开关的舱门用于存储,采用金属链条制作的行走履带能够轻松承载200公斤以上的重物前进。通过内部传感器,可以按照预设路线行走,可应用于餐厅点菜等服务领域。”
市民宋飞对“创业内蒙古”行动成果展区的孔雀造型笤帚工艺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我的印象里,笤帚就是扫地的,没想到也能做成这样精美的工艺品!”
除了孔雀,展台上还摆满了丹顶鹤、松鼠等造型各异的笤帚工艺品,工作人员介绍,它们来自通辽市扎鲁特旗友丰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专门从事笤帚苗种植、加工、技能培训和产品研发,手工艺编织品涉及12大类120余种,依靠新颖独特的造型在淘宝网店、微店等互联网平台销售火爆。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吸收村内15户贫困户,带动就业200余人。小小的笤帚苗通过巧手编织,摇身一变成为了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的新路子。
汽车车门防撞装置、T16保植无人飞机、超薄新型纳米纤维膜、安全用电智能系统、新融合多频无线信号延伸器、沙柳木绿色建材、欧李高钙果等众多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让市民与创业投资者目不暇接,零距离感受科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
创业者边浩东感慨地说:“双创成果展让我受益匪浅,也从中发现了商机,我的创业团队主要从事产品互联网资源整合、设计及推广销售,希望有机会能把这些高新成果推向更大的舞台。”
活动周还将举行专题论坛、双创讲堂、群众竞赛、项目路演、企业展示及人才招聘会、科技成果项目展示等活动,提供新时代创新创业者碰撞思想、交流成果、展示风采的重要平台,推动形成全方位创新服务体系,培育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生态环境,促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新产业蓬勃发展。(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薛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