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芯片制造起步,上海张江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相对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园之一。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姚心璐 编辑| 安心
田野相连、荒草丛生,是郑朝晖对上海张江的第一印象。
那是 1999 年,因缘际会,他来到这里看房。“张江高科地铁站都没建好,工厂没几个,真的是荒无人烟,即使是世纪公园对面的房子,一平米才 3000 多元。”在大多数上海人眼中,这个旧名“古桐里”的地方,一度远在上海之外;如今,担任季丰电子董事长、当时还在上海贝岭工作的郑朝晖尚未想到,几年之后,他将在张江工作、创业,安家、扎根。
也正是这一年秋天,上海市政府启动了“聚焦张江”战略,要集中力量把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成上海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其中,集成电路成为重点聚焦的产业之一。
那时的张江迎来了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机遇。自此以后,一条条以国内外科学家命名的道路将交错出现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厂商——中芯国际将落地在郭守敬路北侧,而沿着长度为5. 8 公里的祖冲之路,不仅陆续建起了张江微电子港、浦东软件园、张江科技园等标志性园区,也将落成最受张江人欢迎的购物中心——“长泰广场”。
二十年后,这里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相对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园,用人们更熟悉名词描述,即为“芯片产业”,将近 7 万从业者在这里工作。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官方发布的文章,上海经信委相关人士在今年 4 月披露, 2018 年,以张江为核心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达到 1450 亿元,占全国总比五分之一。
集成电路,这个看上去充满工业感、硬科技的产业,与许多人眼中“小资且时尚”的上海紧密连接起来,成为后者的一面旗帜。
一些人曾撰文称,上海张江为集成电路付出了全力,让这里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摇篮和领头羊。它曾在普罗大众的视线之外,如今,它站到了焦点上。
黄金十年
张江第一次和集成电路产业联系起来,大约在 1992 年。
彼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落成,初步确立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三年后,国家主导的 909 工程立项,在当时,这笔投资额高达 100 亿元的项目是电子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伴随着承担 909 工程的上海华虹集团落成,张江也迎来了第一家大型集成电路企业。
不过孤掌难鸣,集成电路真正在张江爆发还要等到 2000 年。那时,来自中国台湾的张汝京带领 300 多位台湾半导体从业者和 100 多位“海归”来到张江。时年 8 月,张汝京在张江打下第一根桩,中国规模最大、制程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就此成立。
“能找到这样一片土地建工厂很不容易,”曾在中芯国际工作了十余年的前高管罗仕洲回忆说。这一年,他跟随张汝京从台湾来到张江,此前找了很多地方,是当时的上海非常有远见,中芯才会在张江落户。
以“中芯”命名,是希望这家公司能够成为“中国第一芯”。
在罗仕洲的记忆中,张汝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一心希望在中国大陆建成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芯片制造厂;那段岁月被罗仕洲称为“理想时代”。“很多人真的有一种使命感,”他回忆说,“我来到上海,是想把这个事情做成,不是工作几十年然后告老还乡回台湾做一个镇长。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谈情怀,但我们真的就是有这个情怀。”
日后被称为“芯片科普第一人”的前中芯国际副总裁谢志峰,是中芯国际创始团队中的海归之一。此前,他已经在英特尔第一研发中心工作了 7 年。他曾以为,自己将会在这家顶级公司“待一辈子”,直到 2001 年,张汝京在为中芯国际寻找人才时找到了他。张对谢表示,自己已经从台湾来到上海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你是一名上海人就更责无旁贷了”。
这次对话后不久,谢志峰选择了回国。“我们很清楚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当时回来,就是要做贡献,改变这个情况。”
中芯国际成立伊始,正值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低谷,张汝京秉承“逆周期投资原则”,低价购入大量设备,加上大量海外、海归人才的加入,中芯国际进入了全速发展期。“ 24 小时都在运作,”谢志峰回忆说,“工厂工人是 2 班倒, 12 小时换一班;我们工程师要随时在线,工作时间是早上 8 点到晚上 12 点之间,晚上睡觉时,一旦有问题,立刻就得爬起来回工厂。”
成立仅三年,中芯国际便已拓展至 4 条 8 英寸生产线和 1 条 12 英寸生产线,“最好的时候,我们和台积电的技术只差一代。”罗仕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