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地勤人员对苏-24战机进行维护。照片提供:周建龙
“如今俄罗斯的上空,已经是苏霍伊的天下。”提起俄罗斯空军,人们总会想到苏-27、苏-35等明星战机。这些性能优异的“苏式”战机均来自同一家族——苏霍伊飞机设计局。
谁能想到,这家如今在军工圈赫赫有名的“大咖”,刚开始设计的13种飞机只有少量投产,还因坠机事故而被迫“歇业”。困境之中,苏霍伊设计局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抱着“只造精品”的初心,对每一款产品的设计、每一项工作的要求都近乎苛刻,终于一步步在强手如云的俄罗斯乃至世界航空界脱颖而出,实现“逆风翻盘”。
如今,那些在军工市场“圈粉”无数的“苏式”战机,正是对苏霍伊设计局数十年坚持创新、追求质量的最好回馈。
每一次总结失败的教训,都拉近了抵达成功的距离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用这句话来形容苏霍伊设计局的创业之路,再合适不过。
1939年,苏联为了加强空军作战力量建设,组建了以设计师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命名的苏霍伊设计局。成立不久,设计局就接到设计一型高空战机的任务。雄心勃勃的苏霍伊决心打破常规,设计出一款体形轻小,能达到机动性、速度、升限完美平衡的飞机。
在这之前,苏联的战机都以最大发动机功率,作为追求战机速度和升限的主要指标。而这一次,苏霍伊根据新的设计思路,采用了低功率发动机,在研发过程中,由于苏-1的发动机功率不足,他不得不为战机增加一对涡轮增压机。不久后,涡轮增压机可靠性不足的致命缺陷渐渐暴露出来,导致苏-1早早“夭折”。
不甘心的苏霍伊在苏-1样机的基础上,再次设计出翼展稍短、翼面积较小的苏-3。然而,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设计治标不治本。苏-3因为同样的问题没有获得“准生证”。苏霍伊设计局的两款作品就这样惨遭淘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那以后,苏霍伊设计局似乎流年不利——苏-6的性能超过当时大名鼎鼎的伊尔-2,却因为斯大林对后者的偏爱而“流产”;生产出的第一架喷气战斗机,被指责抄袭德国战机而“下马”……截至1949年,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13种飞机,除了少量生产外,其余的都因各种原因未能投产。因为产量甚少,苏霍伊设计局被迫关闭。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一无所获。被打入“冷宫”的苏霍伊,并没有将失败归根于“运气不好”,而是反思自己所走过的弯路。一直以来,他都不喜欢墨守成规。然而,过度追求先进技术导致战机在试飞时事故频发,尽管设计出的许多飞机技术战术性能让西方赞叹不已,但项目所需要的前期投入和高昂的成本,对于当时的军方而言并不划算,也注定难以大量投产。
重新校准科研方向,苏霍伊一边总结失败教训、剖析每一款战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一边积极跟踪世界航空界前沿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初,世界航空技术进入战后高速发展期,苏霍伊设计局得以重出江湖。不久后,空军对战斗机提出2倍音速、20000米升限的要求。在认真权衡后,苏霍伊大胆建议,采用新的翼形。
这一次,苏霍伊小心谨慎得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同时设计了4种预研型号,通过大量试飞逐步验证各型号的优劣。定型后,苏-7凭借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军方认可,迅速投入生产,并以不俗的速度和升限,成为上世纪60年代少数能够拦截美国U-2高空战略侦察机的战斗机之一。
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让苏霍伊设计局迎来了发展“井喷期”,相继设计出苏-9、苏-11、苏-15等一系列性能突出的战机,“江湖地位”水涨船高。而苏-27的问世,让苏霍伊设计局迎来了新的辉煌。在苏-27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系列苏-27家族,几乎涵盖了俄罗斯的全部军用飞机领域。
“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在去年世界杯赛场上,这句广告词令人久久回味。不轻言放弃,才能得到命运的青睐,人生如此,企业亦然。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有的人会选择放弃,有的人会选择另谋出路,但苏霍伊设计局选择了坚持。正是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韧劲,让苏霍伊设计局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拉近了抵达成功的距离。
多一些奇思妙想,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