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知音、蓬勃的市場,吸引了更多世界知名樂團的造訪,助推著國內音樂家和樂團的成長,為藝術和文化的繁榮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
對很多人來說,古典音樂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或許你不太了解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但聽到《歡樂頌》的旋律時必定會心一笑,又或許你不知道古典音樂的具體流派,可也對傳世的音樂家耳熟能詳,比如莫扎特和肖邦。
對專業知識不熟悉是人之常情,但這不代表抗拒和疏遠。與美好音樂相遇的當下,每個人的觸動是相通的。鋼琴家郎朗的新專輯預售火爆﹔一到演出季,以前隻能吸引專業樂迷的音樂會現在聽之者眾,趕上名團演出甚至需要加座﹔台下的面孔也愈發年輕,指揮大師巴倫博伊姆在北京演出后感嘆,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有這麼多年輕的觀眾。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主動親近古典音樂這個一度曲高和寡的藝術門類。
這樣的變化離不開持之以恆和潛移默化的涵養。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公益演出、哈爾濱中央大街上的陽台音樂會等活動,讓悠揚樂聲飄到街區、學校、醫院、高鐵﹔劇院裡音樂家們奏響的旋律通過互聯網直播跨越山海,傳遞給每個有心的聆聽者﹔知識付費的興起,則見証了諸多音樂人的跨界和人氣。這些跳動在生活每個角落的音符,就像是一種分享與邀請,將藝術從一方劇場帶向大千世界,又將公眾引入藝術大門,在弦樂與管樂的交織中滿足更多人探求樂趣和思考的渴望。眾多的知音、蓬勃的市場,吸引了更多世界知名樂團的造訪,助推著國內音樂家和樂團的成長,為藝術和文化的繁榮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
對音樂的鑒賞和理解或許各不相同,但對藝術和美的追求確是人同此心。這些年,類似的文化場景並非個例。比如,每年北京和上海的電影節上,很多並不熱門甚至有些沉悶晦澀的電影,開票后也很快一搶而空﹔又比如,在許多劇院、博物館前,排隊的長龍已司空見慣。還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文化表情:深山礦洞中的工人用詩歌書寫生活的倔強、學校裡保潔大叔忍不住彈起鋼琴時的享受、詩詞大會上外賣小哥奪魁的愉悅……無論何時何地,不管各行各業,人們都在期待與更多美好相逢。
微博上曾有張走紅的照片,美術館裡的一個孩子欣賞著牆上的畫作神情陶醉,過往的參觀者紛紛選擇從他身后繞過,不願打擾這份凝視。其實,不論是看展的孩子、暖心的參觀者,還是那些願意在博物館狂奔、為演出掐著點搶票、在音樂廳之外演奏、在互聯網做普及的人,都是值得珍惜的,他們在點滴積澱中凝聚起文化的勢能,培厚了整個社會的人文精神。
(責編: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