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统百货会“凉”吗
坐落在朝外大街的百脑汇,曾是北京朝阳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现在百脑汇已闭店,鲜有行人驻足。
本报记者 孔德晨摄
近日,北京市知名的电子产品聚集地百脑汇闭店停业,引发关注。事实上,不止百脑汇,去年以来各大传统百货商场频频传出或关门或易主的消息,赛特购物中心已停止营业、长安商场闭店出清、家乐福中国被线上企业苏宁易购收购……传统零售不景气,背后有哪些原因?未来将如何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来传统商场买东西的人少了
“西有中关村,东有百脑汇”。朝外大街99号百脑汇,是北京朝阳区地标性建筑之一。这里曾是电脑、相机、手机等数码电子产品的“天堂”,以百脑汇为中心的朝外一带更是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6月17日,记者来到这里,却只见百脑汇各个大门上贴满了闭店停业通知,紧锁的门里已搬空的一排排店面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不时有群众走过驻足观看,唏嘘一番再离开。“以前没想着进去看看,现在不在了,反而挺想念的。”市民张先生打量着门口的停业通知,对记者说,“我住在这附近,有时候晚上遛弯儿会路过这里,知道是卖手机电脑的地方。”
曾经北京十分流行“攒机”,买电脑自己“攒一个”,便宜又好用。这样的“攒机”生意带火了百脑汇,最火的时候每天早上还未开店时就有市民在百脑汇门口等候开门。今年已年过半百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是北京城最早拥有电脑的一批人。“那个时候百脑汇可火啦,生意好得不得了,我记得有次搞促销,很多人一大早就在门口排队,等着挤进去抢购。”王大爷回忆,“那个时候电脑都是自己‘攒’,现在不一样了,我儿子他们都喜欢买品牌的电脑,不费心更省事儿。”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电商飞速发展,来实体店购置电脑的人渐渐变少,百脑汇的生意也逐渐“凉”了。根据百脑汇大门上商家贴的搬迁店址的通知,记者找到了曾经在百脑汇做生意的赵店长。“现在这一行是真不好干。”赵店长叹气道,“实体店的成本太高,房租是大头,而且现在大家都在网上买电子产品,像京东这样的电商给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太大了。”赵店长表示,很多顾客都是先在网上比对好了价格后再来实体店看看实物决定是否购买。“东西必须要跟网上一样,甚至还要比网上价格更低顾客才会买。”赵店长说,“我在这条街做了十几年了,以前百脑汇人多,生意也好,现在渐渐不行了。”
问及百脑汇里原来大部分商家的去处,赵店长摇头道:“好一点的有去写字楼的,有去双井那边盘了个小店面的,但更多的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开店,干脆就不干了。”赵店长表示,像他这样电脑和相机的出售、租赁、修理各种业务都覆盖的店家还好一些,单做一项的店家在这一行根本活不下去。
不仅是百脑汇,一批曾经红极一时的传统百货商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位于西长安街的长安商场在经营29年后,正式闭店进入升级改造期,按计划,1-5层的装修改造将于年底前竣工。店外有群众来来往往,也有住在周边的居民特地过来“看一看”。住在附近的居民王阿姨回忆道,曾经长安商场是北京最负盛名的商场。“早些年能在长安商场买东西的人都不简单。”王阿姨说,“这里卖的东西大多是奢侈品,当年来这里买东西是很时髦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后来,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顾客来得少了,商场一天天冷清下来。王阿姨表示,这么多年她与长安商场已经有了感情,“我很期待商场改造后的样子。”
新型综合体更受欢迎
百脑汇关门带走了不少市民的回忆,也折射出传统零售业态的“尴尬”现状。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传统商场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是两种新型零售业态共同冲击的结果。
一种是已经充分融入人们生活的电子商务。
电商具有价格低廉、交易便捷、品类丰富的优势,对传统零售产生直接的冲击。“比如京东、苏宁易购这样的电商平台,就是从售卖电子产品、家电而崛起的。”赵萍说,“这些电商平台通过平台化的转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了家电和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对百脑汇这样主要以卖3C类产品为主的商场产生了明显的分流作用。面对这样的竞争,传统的百货商场创新乏力,特别是在服务创新方面,不能满足今天人们对于个性化、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陷入被动。”
另一种则是新型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