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于渌院士:不忘初心,柳暗花明

时尚
时尚
2019-07-07 02:04
来源:互联网

1937出生于我国南方水乡——江苏镇江的于渌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他的科研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留学海外,也曾遭遇学业中断、研究受阻,是他始终不忘初心,到最后迎来柳暗花明。他的人生故事,书写在我国理论物理的研究史上,激励着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心怀感恩,奋力前行。

从“学物理”到“做物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8000余名中国留学生远赴苏联学习。于渌作为其中之一被送到了前苏联国立哈尔科夫大学学物理。优质的平台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锻炼了他的学习能力。然而,好景不长,中苏关系破裂,于渌中断博士学习回国。

1961年,于渌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当时物理所理论研究室的主任李荫远先生非常支持年轻人的工作。他发现于渌先生对超导理论更感兴趣,就要他自己组织一个新的课题组,研究超导理论。当时研究室里还有几个年轻人,大家志同道合,组织起富有成效的互教互学活动。

虽然当时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肚子还填不饱,但大家的劲头十足。每周要组织三四次学术报告会,一讲就是半天。在会上,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互相讨论、互相批评,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使大家受益匪浅。

于渌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非常多,在边干边学中迈出了超导研究的第一步。

“幸存”的研究

1965年后研究工作受到外界环境的很大干扰。以于渌为代表的的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充分利用物理所当时的“局部小气候”,并没有中断科学研究。

1971年杨振宁先生第一次回国访问,以后几乎每年都来。1972年周恩来总理见他时,周培源先生在座。杨振宁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得到周总理的认可。周培源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长篇文章,阐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于渌他们凭借知识分子敏锐的“嗅觉”,将研究的侧重点从“应用型”问题,转向“基础型”问题。通过对国际期刊的浏览,他们发现,在我国“闹革命”的那些年,国际物理界对相变和临界现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于是,他们努力补课,奋起直追。

他们组织了讨论班,分工阅读重要的文献,在组里仔细讲,讲稿叠起来超过一尺。那时他们边学边干,一方面“啃”着国外学者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长篇文章,一方面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独立地推导别人的一些结果。

他们当时的一些研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发表,但后来在促进我国与国际科学界交流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改革开放和科学的复兴

后来,我国恢复高考、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科学研究的发展也再一次迎来了春天。

改革开放伊始,于渌得到了访问哈佛大学的机会,接受了真正意义上的“再教育”,如饥似渴地补课,近两年的“回炉”,帮他重新找到感觉。

1986年,于渌受到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凝聚态活动创始人之一隆德奎斯特的邀请,到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任职。在该中心任职的17年使于渌获益匪浅,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1999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世纪初,他全职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他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强关联电子系统、低维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凝聚态物理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于渌院士说,科学工作者离不开社会、历史的大环境,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是时代提供了机遇。不管是留学苏联还是在物理所搞研究,不管是出国进修还是到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任职,个人的成长总是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鼓励年轻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心怀感恩,奋力前行。

(责编:赵竹青、吕骞)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柳暗花明      不忘      初心      理论      院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