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冀中南平原骄阳当空,河北省新河县升腾着脱贫摘帽的喜悦。
这里,曾深陷贫困——
地处平原,拥有广袤土地,贫困发生率却高达49.78%,仅有17万多人口的小县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大县。
是什么办法,让新河脱胎换骨?是什么力量,让新河浴火重生?是什么精神,让新河接续奋进?
记者走进这里,探寻一个传统农业县的精准脱贫之路。
合力攻坚的成功之路
新河,因河得名,地近九河下梢,饱受盐碱化、沙化之困,自古地瘠民贫。
对土地无比依恋的人们,却难以得到土地的馈赠。2012年,新河县有近一半人口身处贫困。2014年建档立卡后,全县仍有76个贫困村,5万多贫困人口。
“穷根子”在哪?
新河干部群众认识到,当地传统农业比重过大,特色农业欠缺,产业基础更是薄弱,靠天吃饭思想根深蒂固。
还是这方水土,还是这片平原,变靠天吃饭为靠地脱贫,“药方子”怎么开?
以产业扶贫为支撑,深挖资源禀赋——
白穴口村,四棵高大的梧桐树笼罩着一处整洁的院子,村支书李振华给它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梧桐小院。
小院刚刚由旧村部改建而成,本是供村民活动的文化小院,还有热心人把自家用了几十年的手工织布机捐出来作展品。
村两委委员一合计,过去家家户户都织布,现在城里人消费崇尚返璞归真,何不把贫困户组织起来,打造本村的手工粗布品牌,批量生产,开辟市场。
找到销路后,村里大喇叭一响,妇女们活跃起来,贫困户张凤英跑着去报名。“织1米布给4元工钱,我一天能织15米,利用农闲来干活,增加了不少收入。”张凤英告诉记者。
文化小院变身扶贫小院,传统手工艺由分散式加工转向规模化经营,世代种地为生的村庄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瞄准市场,隐藏的优质资源就能转化为脱贫的新路子;开阔思路,贫瘠的土地也能收获致富的希望。从种植业调整到养殖业布局,从小商品生产到大项目引进,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新河精准布下一颗颗特色产业的棋子。
以对口扶贫为动力,激活造血功能——
黄韭种植户焦永福天天盼着村里新建的大棚早点完工。“黄韭销路非常好,新大棚建成后,就能一年四季供应市场了。”焦永福说。
黄韭本是宋亮村每家院子里种的寻常蔬菜。前几年,对口扶贫单位看准时机,引来资金,建起10个简易棚,安排贫困户集中经营,产生了聚合效应,更带来聚合效益。
村里成立黄韭专业合作社后,开发了黄韭盆景,既能观赏,也可食用,通过电商最远卖到了海南。
村支书邢海龙对记者说:“种小麦一亩地年收入只有1000元,种黄韭一亩地纯收入能达到8000元。”
几年下来,包括焦永福一家在内,宋亮村已有31个贫困户脱贫。
对口扶贫,对的是贫与困,扶的是志与智。
2015年12月,中央对口扶贫单位派出的扶贫工作队来了。从引进扶贫项目到直接帮贫济困,坚定了新河人摆脱贫困的决心。
以驻村帮扶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37岁的马立辉是全国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2016年8月14日,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马立辉来到刘秋口村,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他清晰记得,走访的第一个贫困户是刘汉庭老两口。望着身体孱弱的老人,看着家徒四壁的景象,马立辉懂得了什么是贫困、什么是责任。
从晨曦初上到太阳落山,马立辉一家家地走,一户户地帮他们解决难题,乡亲们把他看作了亲人。马立辉说:“贫困户有大事小情都爱找我,这是一种亲人般的信任。”
如今,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入股分红,刘秋口村92个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村里还要完成最后7个贫困户脱贫,我要继续坚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马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