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荣 通讯员 陈静
“师傅,这20亩田全部种上南瓜,应该能喂饱150头藏香猪和95头黑山羊。”6月初,湘潭县分水乡分水村莲塘组,小个子肖加强正在新耕的田地里种南瓜秧苗,见到师傅左新军来到田埂边,他赶紧从田里上来,和左新军“合计”今年的农事。
肖加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左新军的帮扶下,他不仅脱了贫,而且还有了自己的产业。如今他接过扶贫接力棒,从被扶贫对象变成帮扶者,扶助了同村的肖业盛、左佑生、肖湘乾3户贫困户。肖加强坦言,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引路人左新军。
左新军是湘潭县分水乡的退伍军人。2003年,左新军从部队回来,放弃高薪工作,立志发展家乡农业,创办了迅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在自己产业做大的同时,左新军始终没有忘记身边有困难的邻居。从2007年开始,他就以送鸡苗、回收蛋和鸡等方式,帮扶村里的困难乡邻。
肖加强是左新军帮得最多的贫困户。“小伙子有梦想,有干劲,想创业。”左新军介绍,肖加强的父母都身患残疾,肖加强遗传了母亲的疾病,如今身高不足1.4米。“之前找工作屡屡受挫,只能靠养羊勉强度日。”肖加强说。左新军主动找到肖加强,扶贫更扶志,鼓励他做大养殖规模,创办合作社,并帮他跑回了所有创办手续。如今,肖加强创业小有成就,猪圈羊舍里存栏藏香猪、黑山羊200多头,还被湘潭县评为“莲乡创业新星”。
“按道理,像肖加强这样,去年年收入都有8万元,我完全可以放手了。但听说他还想扩大规模,今年,我又无偿拿出自己流转的20亩土地,给他种植养羊的饲料。”左新军说,“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因是,一个人的扶贫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加入到扶贫行列中来,扶贫的接力棒才能一棒一棒传下去。
当年,帮扶的接力棒传到左新军手中时,正是左新军创业受挫,最需要别人拉一把的时候。“2010年鸡场里一次性死了6000多只鸡,亏了20多万元。”左新军回忆道,“是战友、朋友、亲人的鼓励,和大家你5000元、他2万元的资金支持,才‘扶’起了自己差点‘流产’的创业梦想。”
后来,左新军东山再起,养殖规模越做越大,扶贫事业也越做越火。2017年至2018年,他共计帮扶了70多户贫困户。左新军的励志故事和扶贫事迹传到迅达集团创始人周宝莲的耳朵里,此时,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周宝莲正在寻找造血式扶贫引路人。
左新军至今还记得周宝莲找到他时,两人的对话。“我送两台收割机给你,你去给贫困户收稻子,可好?”“不要。我想发展产业。”“你想发展什么产业?”“我们这里土地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有种红薯的传统,我想做红薯加工。”“好,我免费提供红薯粉加工设备给你。我还建议你把村里荒废的小学部利用起来,做成加工厂。”
就这样,左新军在周宝莲的支持下,办起了红薯加工厂,这是分水乡第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左新军以每百斤高于市场价20元的保底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红薯。在左新军的带动下,分水乡周边的红薯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不足10亩,扩展到2018年的800多亩。去年,光是在他的红薯基地种红薯的贫困户就达33户。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左新军深谙“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真谛。如今,他帮扶小个子肖加强创业,做大养殖产业,就是想让肖加强心中那颗种子发芽、开花。“只有扶贫接力棒不断传递,一帮十,十帮百,这样,扶贫领域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
田埂边,左新军给肖加强讲创业经验、营销理念,肖加强向左新军汇报扶贫进展。去年,肖加强免费给贫困户肖业盛送去了两头藏香母猪和一头公猪,指导肖业盛养殖。今年,肖加强又请了两个贫困户到地里种南瓜,他还打算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