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抚养比相差悬殊,养老保险政策、待遇水平仍存在差异,第一步要实现省级统筹,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最终目标。
■本报记者 吕红星
近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改革有了新进展。7月1日,湖南省正式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统一参保范围和条件、缴费比例和基数,市县不得自行出台养老险政策。养老金改革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那么,2020年年底前是否会全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围绕哪些方面进行?2035年后,真的会领不到养老金吗?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
2020年全面实现省级统筹几无悬念
中国经济时报:湖南省实施省级统筹改革,要求市县不得自行出台养老险政策。在您看来,这是否意味着今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所要求的在2020年年底前会全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董登新: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大部分地区的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依然还在“县级统筹”和“市级统筹”,管理也比较分散,这种现状制约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运行,使之难以发挥余缺调剂、互助共济的作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质是全省统一缴费基数、统一缴费比例、统一退休金计算公式、统收统支,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都不能说是全省统筹。在2020年年底前,全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问题应该不大。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不容退后,也不允许拖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抚养比相差悬殊,养老保险政策、待遇水平仍存在差异,第一步就是要实现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最终目标,只有省级统筹实现了,才能进一步实现基金全国统收统支。
改革应从四方面着手
中国经济时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也开始进入深水期。在您看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围绕哪些方面进行?
董登新: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大国有资产划转,充实社保基金,按照相关规定,国有企业要将其股本的10%无偿划拨给社保基金,从而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第二,女性要推迟退休,至少要和男性统一。当前,我国女性的退休年龄普遍在50、55岁,男性普遍在60岁,至少应该男女一样。
第三,争取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样不但会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养老金入市而实现保值增值,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超越地域和职业差异会更加体现公平。
第四,实现社保缴费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这样可以防止地方保护、防止漏审,让所有参保人、参保人单位守法、依法缴费,从而提高参保率,保障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五险三金改革为三险一金。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中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合并为医保保险,把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并为强制公积金,这样会更加公平、有效。
领不到养老金在现实中不会出现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4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测算结果显示,未来30年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便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越来越大,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2035年后,真的会领不到养老金吗?
董登新:对养老金进行精算是欧美国家的惯例,我国起步较晚。按规定,养老金精算应该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承担,但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缺乏人手和相应的专门机构,一直也没有实施。当前,有很多机构开始尝试做养老金精算,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它是基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缴费率不变和社保制度没有任何改革为前提条件的,这样的精算肯定是和事实有很大出入的。以人口为例,当前已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这种精算结果,其准确性会大打折扣。因此,2035年后领不到养老金的结果在现实中不会出现,报告只是提醒政府要进行养老金改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作用。社保降费对现行的基本养老体制有非常大的冲击,会倒逼基本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当前,用人单位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已经由20%下降到了16%,而且在16%的基础上还应该有4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制度一定要有相应的改革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