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否则,就算看见了远方,也未必能坚持到底,成就梦想。
这期特别报道中的主角,生于不同年代,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但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叫初心;都有一个笃实的方式,叫实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他们用初心照亮逐梦征程,以行动彰显使命担当。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淡忘当初誓言的党员,终将被时代所淘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唯有时刻铭记激荡百年而又坚定豪迈的誓言,保持初心不改的执着、义无反顾的担当,方能汇聚起矢志奋斗的力量。
88岁退休老干部
老年体育带头人 造福桑梓白首忙
记者 陈丽媛 文并摄
“我今年88岁,几十年来,年龄变了,职务变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直没变。”朱洪法退休前是一名机关干部,2001年参加老年体育协会的工作时,他有些犹豫:“我喜欢的运动项目只有走路,怎么把这份事业做好?”不过,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就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好平台。他说干就干,仿佛又焕发了青春,充满了干事的激情和斗志。
缺场地、少经费,怎么发动老人来锻炼?怎么组织他们参加比赛?面对难题,朱洪法首先明确,老年人需要体育运动。“每个老人都渴望健康,如果不组织他们锻炼,他们就可能去参加迷信活动,去乱买保健品。”当时,人们对老年体育的重视还不够,朱法洪走到哪里,都要宣传老年体育的好处:“多参加锻炼,自己不受罪,子女不牵累,节省医药费,贡献全社会。”
为了筹集场地经费,朱法洪四处“化缘”,募得70万元。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市老年体育协会把双龙大桥下的7000多平方米空地改造为运动场地。金华老人可以到那里打乒乓球、门球、气排球、健身球,还可以参加培训,掌握运动技能。一传十,十传百,来双龙大桥下锻炼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还组建了自己的乒乓球队、门球队、气排球队,还办起了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精品展……经过4年的努力,金华60岁以上老人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达到了50%。
由退休老同志担任体育协会主席,推动当地老年体育事业发展,朱洪法的经验被推广到金华各县(市、区)。不管哪个县(市、区)老年体育协会开现场会,朱洪法有请必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仅帮忙“要钱”“要政策”,还帮忙做宣传。很快,金华每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老年体育协会。
2015年,经市政府协调,金龙湾公园一片待改造的空地新建了金华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命名为“老年文体公园”。2016年8月,占地7600多平方米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建有一个综合馆、1个门球馆、1片室内门球场、2片室外门球场。金华老人可以在这里参与门球、气排球、乒乓球、篮球、体育舞蹈、健身气功、太极拳、桥牌、象棋、柔力球、健身球、可乐球、兜球、健身秧歌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市老年体育协会还组建了文工团、摄影队、送活动下乡队等12个分队。朱洪法也被评为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健康老人。
去年的统计显示,金华市60岁以上老人定期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已提升至65%,我市老年体育的保障经费从每年3.8万元上升到200万元,已承办全国性老年体育交流活动多次,2次获评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金华老年体育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省学习的“金华现象”。不少兄弟城市的老人来金华参观后,感叹:“金华的老人真幸福,有这么好的锻炼场所,而且还是免费的。”
耄耋之年的朱洪法放心卸任金华老年体育协会主席,组织交给他的这份新工作,他可以问心无愧地交差了:“无论何时,我对金华老年体育工作的关心不变,感情不变,只要大家有需要,我随叫随到。”
不忘初心在路上,造福桑梓看今朝。参加工作后,朱洪法就把替百姓办实事作为座右铭。退休之后,他也把精力放在做善事、好事、积德事上。除了老年人体育事业,他还很关心家乡白龙桥镇双牌村的发展。20多年来,他累计捐出了60多万元退休工资,用于村中道路、绿化、学校、老年活动室和文化礼堂等建设。朱洪法说,自己不抽烟不喝酒,没有花钱的兴趣爱好,而且女儿们都很孝顺,衣食住行都由她们照顾妥当。他说,退休工资省下来,孩子们也不会要,不如用来做有益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人民多做一点事,多出一份力,是我晚年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