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真罰了!日前,天河區石牌街道開出垃圾分類首張個人罰單——該街道一居民因垃圾混投,被處以200元罰款。
垃圾分類,如火如荼。廣州正在全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域全員參與,推動城鄉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全面提升。何以全面提升?用好獎懲機制,被視為重要一環。對於開出個人罰單,公眾已有“期待”,實屬意料之中。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事實上,從去年7月至今年6月,廣州城管部門已依據《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開出垃圾有關的行政處罰200余宗。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完善常態化執法機制,勢在必行。
一方面,要加力。廣州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早,基礎扎實,垃圾分類在廣州“存在感”越來越高。但也必須承認,公眾參與積極性、主動性仍有待提高。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違反規則的“代價”不高。隻有處罰動真格,才能讓硬約束發揮更大的震懾、警醒作用。
另一方面,要提效。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在用好“經濟杠杆”之外,切實兌現懲罰效果,格外重要。在這方面,交通領域的一些懲戒措施,值得借鑒。比如除了罰款、扣分,還有強化學習、交通協管等。在監管方面多多嘗試、多措並舉,值得考慮。
當然,違規當懲,管理卻不能止步於懲。要摸透公眾的心理,找找病根,找到長效藥。隻有在管理中帶著服務,靠服務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成效。廣州正全面完善各種配套、梳理補齊短板,在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個環節,在城鄉統籌、宣傳教育、監督問責等各個方面,扎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一環連著一環,環環相扣,自然水到渠成。
(責編:蓋純、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