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他们用行动诠释医者的担当

时尚
时尚
2019-08-01 10:09
来源:互联网

  387天,他们舍下牵挂的家人,舍下稳定的生活,奔赴贫穷落后、疾病肆虐的异国他乡,做一名普通的援助医生;10000多公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对职业和生命的神圣承诺,用爱浇铸起友谊的桥梁,向非洲乃至全世界展示了“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他们是来自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耳鼻喉科、普外科、骨科、心内科、妇产科、麻醉科、儿科的8位医疗骨干。从去年6月20日出征到今年7月12日返程,这个团队有了新的名字——中国(江苏)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奔巴分队。

  去时,他们带着精湛的医术和沉甸甸的嘱托;归来,他们在奔巴岛上留下了“中国医者”的美好形象和一个个惊心动魄、转危为安的动人故事……“一带一路”上,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担当。

  漂洋过海传递大爱无疆

  奔巴分队平均年龄40岁左右,他们正值壮年,在学术上、在医术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他们在国内,可以享受优渥的生活条件和优良的研究环境,但“大爱无疆,大医无界”的信念,让他们选择在非洲大陆东岸一个叫作桑给巴尔奔巴岛的地方,成为了一起救死扶伤的“战友”。

  今年43岁的曹伟,是第28期援桑医疗队奔巴分队队长,从事影像诊断工作20多年,目前担任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一职。奔巴援助启程前,曹伟检查出肝脏有结节病灶,虽然很快确定了是良性,曹伟接受了肝脏微创手术,但治疗期间,许多人建议她放弃援非或是申请延期,但曹伟却表示,面对光荣使命,不愿缺席。

  心内科一病区副主任赵跃武,父母高龄,二宝初生,博士在读;秦健父亲肾衰病重;产科副主任郑小莉,儿子读小学,丈夫工作繁忙;麻醉科医生戴必照上有年迈父母,膝下稚子年幼……他们既是业务骨干,同时也是家庭的顶梁柱,各种因素,牵绊着这批要离家一年去往非洲贫穷地区的医生,但去援非,只要一个理由就够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奔巴岛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地区”之一,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对于这些,奔巴分队临行前,早有耳闻,但真正踏上这片万里之遥的土地,现实还是突破了所有队员的想象

  菜场上少得可怜的蔬菜、店铺里陈旧的商品、太阳落山后没有路灯的街道,以及恼人的蚊虫……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队员们揪心的是,这里的医疗条件简陋得让人心酸。

  “我们援助的阿卜杜拉姆齐医院,连血常规这种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查也时常不能做,当地大量的心脏病患者需要乘船外出检查,医院里没有中心供氧设施,全部是桶装氧气,每天都要自己连接氧气瓶和呼吸机,还要时常面临无氧可用的局面。有些急症患者,常因为没有氧气或术中用血不足而被迫延期。”曹伟说,看着病人病情加重却无能为力,大家心急如焚,“但我们来了,就要力所能及地改变些什么。”

  发自内心的想法,还得靠脚踏实地的行动去践行。

  援非的第一台手术,在奔巴分队抵达驻地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医师李云鹏回忆说:“那天,我们还在与老队员进行物资交接,刚刚吃完晚饭,急诊科通知说伤者是一位足球运动员,小腿开放性骨折,骨头外露,伤口流血不止,创面污染,需要急诊手术。”

  手术时间定在当晚7点。在手术器械不齐全,连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都不是完全匹配的种种挑战中,李云鹏凭着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成功实施手术。今年4月,病人再次前来复诊,伤情恢复得非常好,临别前,他用生硬的汉语表达由衷的感激:“谢谢,CHINA Li(中国李)。”

  奔巴岛上困难多,却敌不过奔巴队员的决心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财富生活      奇闻      异事      社会万象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