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
今年5月,意大利海军“的里雅斯特”号航母下水,使该国已有的双航母阵容得以延续。对建造航母热情倍增的,不只是意大利,世界上不少国家也在推进自己的航母建造计划。
其实,航母的重要性从一件事上就可以找到佐证。当年苏联解体,北约要求乌克兰销毁苏联留下的多种武器。绝大多数武器,他们只要求乌克兰自行销毁就行。但有两种武器,北约是一直盯着乌克兰把它们“拆成渣”才放心。这两种武器,一种是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另一种则是核动力航空母舰。
多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一直在宣扬“航母无用论”,但当出现大的争端时,他们的领导人总会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在航母依旧称雄海洋的今天,无论“航母无用论”的论调是否别有用心,对航母战斗力的质疑从来都不是主流声音。航母为何受到如此重视?这还得从头说起。
庞大远洋混合编队的“核心战斗力”
说到航母,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就是航母不是一艘“带舰岛的平顶船”。事实上,它是一个庞大远洋战斗群的“核心”。换句话说,在战时,一旦它出现,那就意味着该海域存在着一个由各兵种组成的混合编队。
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往往都有全面的情报信息和完善的作战保障加以支撑。情报信息支持,来自于卫星和地面侦测系统等。作战保障方面的支撑,来自于各类舰船与战机,包括前出侦察和反潜的潜艇、两翼侧卫的护卫舰、能攻善守的驱逐舰,以及由战斗机、攻击机、反潜机、预警机、运输机、直升机等组成的飞行联队。
因作战需求不同,航母编队里的舰船、飞机数量会有所增减。但是,一个标准的航母编队,其作战力量构成相对稳定,包括1艘航母、2至3艘防空型巡洋舰或驱逐舰、2至3艘反潜驱护舰、1至2艘攻击型核潜艇、1至2艘后勤保障支援舰,它们共同组成单航母战斗群。除舰船外,编队往往还配有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这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
有专家估算,从作战实力上讲,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大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海空军的总和。
行踪难测的“海上移动机场”
陆基航空兵驾驶战机可以飞行上千公里,但在空中逗留不了多长时间就得返回机场。航母战斗群则不同,它能从容地完成一个国家军力的投送,数月如一日地待在任务海域,随时发起打击。
从一定意义上讲,航空母舰就是海上的移动机场。它可以有效缩短战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战机实现从海上出发、实施攻击提供支点与跳板。同时,航母作战群携带大量弹药、补给品,可以满足战机多次起飞及作战需要。
机动性方面,不同于岸基机场,航母作战群可以自由地在各个海域机动。二战时,日军航母编队横跨太平洋作战,去时无线电静默,战时发起突袭,使珍珠港内美军舰船损失惨重。
很多人以为航母编队很容易被观测到,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岸基雷达很难观测到数千、上万公里外保持无线电静默并淹没在庞杂海波信号中的航母。如果没有空中卫星的侦察跟踪,攻击的主动性和突然性都将由拥有航母的一方把控。
其次,即使拥有遥感卫星和近地侦察卫星,因为受分辨率和观测范围的限制,在茫茫大海上找到航母并对其进行确认,仍非易事。
而且,航母编队可以实时快速完成进攻、撤退、迂回等机动任务,这使得对航母编队的观测变得更加困难。
强大的防御和作战体系
航母作战群拥有强大的防御力。一般来说,它有三层保护圈:外防区、中防区、内防区,分别由预警机、护卫舰队、航母近防武器及舰载直升机担任防护任务,防御纵深通常在1000千米以上。这种情况下,要对航母发起攻击,需要突破重重防御圈。
航母在建造过程中会采用大量防沉设计,这使得它很难被击沉。在比基尼海滩做过的舰船爆破试验表明,给航母带来巨大毁伤的是舰体弹药殉爆及二次起火。排水量8万多吨的小鹰级航母在被击沉前,前后经受了25天的饱和攻击,由此可见航母强大的抗毁能力。
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国家应该都制定过一些反航母战略,这些战略大多基于一点,先要能精确地发现、定位和追踪到目标航母,比如利用雷达和无线电系统对其进行侦测。但实际上,这种侦测往往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