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的时代潮领 沿着大师的视野,重新发现宋

时尚
时尚
2025-07-04 22:12
来源:互联网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对宋的极致推崇,让近代文化学者和普罗大众将目光聚焦于宋。而随着对宋代文化研究的愈发深入,人们对其庞大的文化体系和独到的审美构建所震撼:几乎每一个领域,都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和惊喜,令后世为之惊叹不已。

近日,中建智地以“中国审美的时代潮领”为主题,联合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徐累、服装高定品牌 LANYU创始人兰玉3位当代大师,从营造、绘画、服饰等不同维度追溯宋,期望在历史中洞见未来。

古建专家刘畅谈宋代营造:“建筑是观察历史的小窗口”

宋代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从礼序布局到间架结构,从木构造型到装饰艺术,无不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审美的独特品位。晋祠圣母殿、隆兴寺摩尼殿、保圣寺大殿等近百座宋代木构遗迹,犹如一扇扇通往历史的窗口,向千年之后的人们讲述着昔日的风华。

“每一次对古建的触摸与解读,都是与先人营造智慧的隔空对话。”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将建筑视为观察历史的小窗口。

透过这个小窗口,他看见了里坊制度被瓦解后,宋代市井经济所激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这些创造力成就了《营造法式》所建立的“材分八等”模数系统,以及制度、匠人、物用三者相济的宋代建筑,同时也成就了最能代表中国审美巅峰的非凡木构艺术,它们沉睡于斗拱飞檐之间,随时等待被再次唤醒。

艺术大家徐累谈宋代绘画:“未来往往在过去等着我们”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宋代画师们以自然为师,对自然物象穷尽其理,心与物游,用笔触刻画生命的价值。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世界各处,国家文物局在《中国书画》中写道:“宋代的遗存远胜以往任何朝代……因而在感觉上,宋人离我们就不像唐代那样的遥远。”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徐累,一直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源代码,探寻历史中的现代性。“在我看来,未来往往在过去的某个深处等着我们。”在他的观点里,让处于不同时代的人相遇的不是历史,而是记忆,摒弃了前朝奢华繁复的宋代审美,是高级的精神上的愉悦,恰似活水源泉,引领千年时代潮流。

文原于道,明其本然。在他的《八段景》、《互山》等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东西方绘画元素的并置、重构,体察到宋人山水与西方文艺复兴的跨时空交融。

时装大师兰玉谈宋代服饰:“时装是内在自我的外化表达”

作为中国历史上文人气质最盛的朝代,宋代开创了独属于自己的穿搭时尚,服饰不再局限于外在的华丽,而是回归实用本质,风格也趋于婉约素静,更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以苏绣为代表的高超工艺更推动了这一服饰审美风潮,据《清秘藏》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设色精妙,光彩射目……佳者较画更胜。”

“时装不仅仅只是一件服饰,还是一个人内在自我的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