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清河口:天边边的兵遇见沉甸甸的爱(3)
时间:2019-03-19 16: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那年,排长李巍达相恋3年的女友专门抽时间来队探望,乘车走在戈壁滩的“搓板路”上,一路颠簸一路呕吐。途中遭遇沙暴,飞沙走石的场景更是令她胆颤心惊。终于踏进营门了,看到又黑又瘦的李巍达,女友憋了一路的委屈,一句也没说出口,只是心疼得直掉眼泪。 夜里,女友坐在山上,听李巍达讲戍边故事。得知这儿冬天奇冷,夏天酷热,春秋沙尘暴肆虐,常年干旱缺水,半年前最后一名牧民也搬离了清河口,女友更心疼了。 第二天,她主动提出为连队官兵表演一支舞蹈。舞跳到一半,眼泪又止不住流了下来,她向全连官兵深深鞠了一躬:“来之前知道这里很苦,可没想到这么苦。”后来,姑娘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嫁给李巍达,成了一名清河口边防军人的妻。 在清河口,每一段爱情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恐惧与无畏、动摇与坚定、世俗与崇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清河口军恋、军婚,倔强演绎着一个个纯真的传奇。 “原谅我只能从心里敬佩你、祝福你” 那些为军人而生的女人,心中有最深的感情湖,能忍受最长久的孤独,也能抗衡难以预知的痛苦 传奇的背后总是有不同寻常的艰辛。那天,通信班班长、四级军士长游清华的妻子李凤就委屈地哭了。 夜里,李凤不慎从梯子上重重摔下,她忍着剧痛,把熟睡的女儿托付给老父亲,自己托着摔断的手臂打车去医院。 出租车上,电台里正播放一首叫做《等待》的歌曲,“几年前,你一走就没回来,从此我的爱变成了无奈……等待,永久地等待,树叶绿了又黄,你还没来……” 想想自己恋爱3年、结婚8年,丈夫游清华每年休假1次,因为路途遥远、父母生病等原因,自己只前往清河口探亲过1次。11年来,两人团聚了12次,日子数都数得过来。这首歌,完全像是在讲自己,猝不及防,李凤哭了。 哭过之后还得坚强。到了医院,一个人挂号、缴费、住院……直到做完手术,伤臂植了12枚钢钉,李凤才告诉了游清华自己的伤情。 “她等了11年,盼了11年,唠叨了11年,但也铁心支持我11年。”妻子的支持,游清华都记在心里,并用最好的工作成绩回报。他在清河口一干就是16年,已成为连队最老的兵、全旅最好的通信兵。 那些为军人而生的女人,心中有最深的感情湖,能忍受最长久的孤独,也能抗衡难以预知的痛苦。 在清河口,第一年休假相亲,第二年休假结婚,第三年休假妻子生产……似乎就是一茬茬的恋爱成婚史。就像歌曲《等待》所描述的那样,等待另一半归来团聚,是这些边防官兵的爱人经年不变的主题。 有人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也有人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熬尽信心,曲终人散。 连队军医赵俊飞在呼和浩特进修期间结识了一位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领了证,只待良辰吉日完婚。然而,进修很快结束了,赵俊飞重返遥远的边防一线。 一年见一次,渐渐地,姑娘不乐意了,提出离婚。赵俊飞至今记得姑娘的“离别赠言”:“对我来说,你就像生活在遥远的天边一样,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连一个电话都无法打,原谅我只能从心里敬佩你、祝福你。” 这成了清河口边防连历史上,迄今唯一一次的离婚。 还好,可爱的人终有人爱。后来,赵俊飞与内蒙古财经学院的一名年轻讲师相识相恋,两人婚后生活幸福、比翼双飞,一个成了优秀边防干部,一个读了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