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乐山大佛“体检报告”发布 病因找到了

  封面新闻记者 丁伟 李昕锋 摄影摄像报道

  梵音袅袅,宝相庄严。4月26日,乐山大佛勘测维护项目成果发布会举行,发布了项目阶段性成果白皮书。

  根据该白皮书,在过去近半年的勘测维护中,取得了8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包括,查清了大佛胸腹部病害、范围及成因。

勘测维护近半年 取得8大成果

勘测维护近半年 取得8大成果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勘测维护项目启动。今年3月,完成了现场勘测和排险加固工程。作为21世纪以来对乐山大佛的最大规模保护工程,该项目取得了8大阶段性成果。

  一是对乐山大佛修缮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和总结。历史上有证可查的大佛本体保护次数达12次,即宋代2次,民国3次,新中国成立后7次。

  二是获取了传统捶灰材料和替代材料如混合捶灰材料性能、材料比。

  三是查清了大佛整体病害类型为风化、水害(渗水、降水、凝结水、地下水)、生物植物侵蚀、佛身小型片状或块状岩石发育脱落、后期修缮材料空鼓、开裂、脱落等。

  四是查清了大佛胸腹部病害、范围及成因。病害表现为2001年修缮材料层空鼓、开裂、脱落,面积约30平方米。

  病害形成原因有以下四点:1、大佛胸腹部岩体带状渗水产生溶蚀作用并产生静水压力,导致粘接界面失效、修缮材料层逐渐剥离;2、修缮材料本身劣化;3、修缮材料层热胀冷缩,形成微裂缝;4、植物在修复层裂隙处滋长,加速修缮层起鼓、开裂、失稳。空鼓区域共发育裂缝52条,其中横向30条,纵向22条。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