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值7000元!5.2亿天价转让费的背后(2)
时间:2019-06-01 08: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李家亮,从2007年起,一直从事污染物处理与控制领域。这天一早,他就与团队成员一起出发前往山东滨州一家科技印染公司,进行取水及污水处理方案升级。
早在2017年,当地对工业园区水污染程度指标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从以前的500mg/L下降到200mg/L后,这家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贾国泉先后找北京、河北、无锡三家科研单位,都没能让指标降下来,直到他们找到了李教授,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同研发,以70万元的价格,解决了困扰他近半年的问题。如今,污水处理厂希望研发零排放工艺,第一个想到就是李教授团队。 看过公司的污水处理状况,李教授自信地说,把污水处理成饮用水都没有问题。李家亮说,12年来,他的团队已经与120多家化工企业合作,以前由于校企合作政策不明朗,他总是有很多顾虑,如今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就可以心无杂念做事情了。 半小时观察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山东理工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已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中排名第一。 这一成绩的取得来自一系列改革的推动,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真正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随着国家各项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天价技术转让合同,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富翁。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