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
时间:2019-01-14 10: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多部门协同创新与合作,不仅限于“小时清单制”等商事制度改革、法律系统平台等共建共享司法服务,还涉及多个领域。如创新融资抵质押“单一窗口”,实现抵质押登记设立业务全部在线上“一口受理、一窗办理”,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 “原属于工商、国土、交通等7部门管理的股权、动产、不动产、机动车、船舶、商标、专利权、著作权、应收账款等9项抵质押登记设立业务,都以授权或共享权限的方式整合到金融抵质押单一窗口。”泸州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张“高质量”的蓝图 探索内陆自由贸易港,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先行区 跨入2019年,新的使命到来。2018年12月28日,1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泸州,参加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2018年年度工作会议,主题为“高质量发展”。 2018年12月29日,中共泸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实施开放引领攻坚行动,打造开放大平台,以自贸区建设为牵引,突出制度创新、口岸能级提升和产业集聚。 高质量发展,是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眼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探索内陆自由贸易港、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先行区,而完成目标,需要几个关键词。 突出制度创新,强化“首创性、集成式、差异化”探索。如推进大宗商品“先验放后检测”等制度创新、无人机海事监管治理项目等;推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泸州大厅建成投运,建设川南金融服务中心等;实施工商登记确认制改革,建立涉企联合简易注销全国试点等。 提升口岸能级。做强做大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规模和品牌,完成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获批综合保税区、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 实现产业聚集,强化“新力量、新动能、新业态”培育。如依托驻港办事处,针对性制定外资招引办法,设立引进外资贡献奖,推进立信中远、智齿科技等项目尽快落地,招引重大项目50个以上;发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新兴业态,新引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30家以上,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0家。启动实施港交所上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3年赴港上市10家、完成融资50亿元,其中2019年挂牌交易1家。 同时,做好平台建设、协同开放、服务周边等工作。协同开放,如突出南向,加强与广州、深圳、钦州、防城港、凭祥合作,全年力争开行“泸州—广州”铁海联运班列100列、“泸州—钦州”铁海联运班列100列等;服务滇黔,加强与遵义、毕节的进口木材物流及加工等合作,拓展“泸州—昆明”铁水联运班列外贸货源,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主要负责人的笔记本上,记下了2019年的“小目标”——力争全面完成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以上;新增注册企业3500家,注册资本达35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70亿元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实现60万标箱以上,外贸集装箱至少完成4万标箱。□羽客赵飞 (图片由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提供)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