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深圳到底有多缺学位?(2)

有 “说好了要建学校,一期不建,二期也不建,三期了建个‘麻雀学校’”;有“一些大楼盘说好了建配套学校的,结果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甚至还有“教育用地规划成一纸空文”,“在学校内合作建房、违规建房”等。

时任深圳教育局副局长的范坤就曾直言,深圳学校在新建学校用地落实上存在困难,规划中准备用于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的用地,大多难以落实。

问题出在用地紧张。就在这个月,已发布学位预警的龙华区再起争议:该区落户了深圳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其结果是摊薄了项目周围老小区居民的学位数。随着城市更新项目不断增加,会导致更多类似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两位规划师2017年的一项研究,受限于城市土地规模,深圳学校建设早已采取了一种更为集约化的模式。根据其对四个一线城市相关规范标准的统计显示,深圳生均用地面积低于北京、上海。

深圳到底有多缺学位?

数据来源:《城市更新中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给研究》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饶小军曾透露,为了更好适应新的需求,深圳在城市规划中已经针对流动人口猛增的情况设置了相应的系数。

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认为,在城市寸土寸金的地段,如何规划、需要什么样的项目很容易受到盈利能力的影响。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将无法继续扩张的部分移至郊区,但仍然无法解决人口密集区的学位问题,最终导致局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态。

远期建设难以解决眼前问题,深圳当如何?

有人指出,40年的狂奔,深圳实现了“奇迹式”的发展,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模式,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能取代时间沉淀,包括教育在内的软件配套需要花时间、大量持续的财政投入,这些逐渐成为了深圳的短板。

但随着以人为本愈加贯穿城市的发展当中,用以满足人的需求的配套设施开始变得格外重要。在抢人大战中,如果一座城市无法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它的吸引力将会下降。

立足长远的建设难以解决眼前问题,深圳应该如何提升?

在熊丙奇看来,许多城市的学位问题都出在规划上,由于城市规划行政主导比较重,在没有制定前瞻性规划的状况下,前一任领导的规划很容易被下一任推翻,甚至会出现在已经建立学校的地方,又推倒重建广场或标志性建筑。

教育的优先性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在深圳,各区和新区相继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甚至在龙岗成立了区长“挂帅”的学位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此让更多部门参与,解决仅由教育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

效果十分明显——一个例子是,在龙岗,一块1.1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被变更为教育用地,为当地增添了1200个学位。

此外,熊丙奇还指出,公立学校短时间内的增长比较有限,可以将目光放至民办学校。由于场地面积、教师比例等技术层面的严格规定,民办学校准入门槛很高,在保证安全等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民办学校的准入门槛,让其填充缺失的学位。

以北京为例,随着人口高峰到来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外来人口压力等因素,未来几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同样存在缺口。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就表示,将在学位矛盾比较突出的城乡结合部地区,通过自办、委托或合作等多种创新形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与此类似,在义务教育阶段,尽管国内仍然以学园模式为主,但也可以探索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熊丙奇说,“比如,在国外,数以百万计的学生通过在家上学完成基础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办学的微型学校,国内也可以放开更多形式的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