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中考语文:《爱莲说》同步练习(2)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本文的名句: 。

  20.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B、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听到就觉得新 鲜。

  C、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听到就觉得新鲜。

  D、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21.从文中摘录原句填空。

  A、 喻君子庄重令人敬爱。

  B、 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

  C、 喻君子志清行廉,德声远播。

  D、 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22.本文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是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美文赏读

  与黄循中(节选)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而世至视若赘疣①,岂不可叹哉!穹壤间②,窃取富贵者何限,惟庸人鄙③夫羡之耳。识者视之,方深怜其悯④,伤其赋⑤人之形,而不求尽人之道,至与蚊虫同其饱适好恶,虚生浪死⑥。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其遗臭,眙君子监戒⑦而已。

  [注释]①赘疣:病名,俗称瘊子。②穹壤间:天地间。③鄙:庸俗、浅陋。④怜:怜悯,同情。悯,忧愁。⑤赋:这里指亡天给予的意思。⑥虚生浪死:生活得很空虚,死得也没有价值。⑦监戒:借鉴和警戒。监,通“鉴”。

  23.说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

  24.简析下列“之”的用法:

  (1)人之不可以不学:

  (2)惟庸人鄙夫羡之耳:

  (3)伤其赋人之形:

  25.选文采用什么方式在进行说理?

  26.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7.请列举你认为今天学习重要的两条理由。

  参考答案:1.刘禹锡、是用韵的、周敦颐、宋代 2.略 3.⑴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泛指音乐。⑵使……劳累⑶更加⑷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⑸美丽而不庄重⑹这 4.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⑶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B 6.B 7.略 8.作者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作者借花喻人,以莲花比喻自己的道德情操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9.B 10.略 11.略 12.略 1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惟吾德馨 15、山、水;仙、龙;德馨;陋室;作者 16、A 17、C 18、C 19、出淤泥而不染。 20、C 21、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出……染,濯……妖。C、香远溢清,亭亭净植。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2、突出主旨。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 23、人不能够不去学习,就好像鱼儿不能够没有水一样。 24.(1)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代词,代窃取富贵者。(3)助词,的 25、反证法。 26.强调了学习对人生的重要。 27.略


中考语文:《爱莲说》同步练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