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YJ):在高增长中实现盈利 首份财报如何解读?(2)
时间:2019-06-07 07: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2016-2018 年云集的 GMV 分别为 18 亿、96 亿和 227 亿,2018年公司GMV相较2016年增长了11.6倍。根据一季报,2019年第一季度云集的GMV为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7%。云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尚略先生表示:“云集的GMV在本季度同比增长了93.7%,主要是受我们会员数量的增长、商城模式的实施以及供应链完善创新的推动。” 据悉,5月16日云集四周年大促的总成交额同比2018年三周年大促增长70%。首日开局不足15小时,成交金额已突破8.71亿,刷新云集在2018年双十一期间创下的平台单日成交纪录。此外,即将到来的618是电商平台进行促销活动的热门时期,云集的销售成交额也有望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在四周年及618大促的推动下云集二季度的GMV有望延续高增长的态势。 与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相比,京东、云集的货币化率非常高。货币化率是指营业收入与交易总额之比,它将GMV和营收规模相结合考虑,由于京东、云集主要采用自营模式,因此可以这类电商可以将很大比例的GMV转化为营业收入。2019年一季度,云集的营收为33.86亿元人民币,交易总额为68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公司一季度的货币化率高达近50%。 云集的货币化率很高,在付费会员数的稳定增长以及GMV的快速提升之下,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有望延续高增长的趋势。据云集的首席财务官陈晨表示,云集的产品组合更注重自有品牌和新兴品牌,这两类产品都有较高的利润率,显着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若按此发展策略,云集维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也值得期待。 三、成长分析:高增长背后的三个关键词 云集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为会员提供美妆个护、手机数码、母婴玩具、水果生鲜等全品类精选商品。云集之所以能够实现高增长,主要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社交”,云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平地而起,依托的是社交网络之下的流量裂变。这一点与拼多多类似,随着流量红利渐失,传统电商步入增长瓶颈期,而拼多多和云集在微信生态下,通过鼓励用户分享,实现流量的裂变。与传统模式相比,社交电商模式显示出更快的爆发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会员制”。云集采用的是会员制的商业模式,公司创始人肖尚略在电商行业深耕了16年,对电商行业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发现通过会员制,可以让用户的粘性、忠诚度更高。可以说,亚马逊、Costco、星巴克的成功都与会员制密不可分。事实上,最近几年会员制在国内流媒体平台领域也很常见,例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都启用了会员制的模式。在电商领域,阿里、京东、网易考拉等平台也在近两年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会员系统,而云集是电商领域会员制的先行者。 第三个关键词是“精品”。云集的采购团队不断挑选高性价比的商品,用性价比和精选SKU的方式吸引用户。云集销售品牌包括主流品牌、新兴品牌以及自有品牌三类。2016-2018 年末云集的SPU分别为837个、2315个、6613个。云集上的单品销售效率非常高,除了主流品牌,平台为大量新兴品牌提供推广价值,同时也开发了自有品牌,如素野、原生黄、+的意义等等,素野更是在今年3月创下了云集单日单品牌销售3亿元的纪录。 精选商品背后隐藏着S2b2c的商业模式。S2b2c模式最早由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曾鸣提出。它的核心理念是,由大供应(Supplier),帮助小商(business),销售商品给顾(customer)。商品不经过b之手,直接从供应链和工厂直达消费者。云集正式这种模式,云集平台S提供从采购、仓储、物流配送到售后客服的全部环节,云集的会员b负责分享营销,共同服务终端消费者c。在S2b2c模式下,云集可以提高规模效应,降低价值链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低价的精品,同时平台上大量的新兴品牌也获得了发展机遇。 “社交”、“会员制”、“精品”三个核心关键词构成了云集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社交流量,采用会员制鼓励会员分享,实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精品的目标。这也是云集在短短四年内实现指数级增长的重要原因,未来也会是平台持续成长的重要动能。 四、结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