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科大少年班学霸:少年有惑,人生无悔(3)
时间:2019-06-09 00: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这一次的经验积累,帮助户磊在另一个项目中成为黑马。2017年4月,港珠澳大桥智能通关卡口项目竞标启动,的卢深视打败日本NEC等强劲对手,成功中标。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创下了“刷脸通关”最快8秒的纪录。 近两年,互联网行业有所谓的“寒冬论”,但户磊觉得当下的产业充满机遇。他认为之前的创业潮更多像资源的整合,而最新一波互联网创业更像是一种新型的关系或模式。“我觉得这一波才是所谓的科技创新。”户磊定调。 回想入校时,为不能做科学家而落泪的自己,户磊已经学会了和解。 “我觉得到现在为止,心里还会有这个科学梦想。”他想了想,“只不过说我当时读完研究生选择了工业界的方向,重要的是,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这本身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学渣”逆袭传奇 武侠小说里,常常有貌不惊人的主角,意外获得武林秘籍,终成一代大侠。 现实生活里,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就上演了一出“学渣”变“大神”的真实剧情。 陈天石。来源:被访者 《中国企业家》问及的中科大少年班校友,都知道陈天石的传说,“那个沉迷打游戏,后来逆袭考上中科院的人。” 陈天石有一个哥哥陈云霁,两人相差两岁,两兄弟的求学路线几乎是复制的,从中科大再到中科院计算机所,哥哥研究芯片,弟弟主攻人工智能。 在少年班读本期间,陈天石比较贪玩,他向《中国企业家》淡定回忆:“上本科时我没啥目标,觉得上课写作业太苦太累,还是打游戏比较愉快。” 大二那年,有一门课是光学和原子物理,上半学期学光学,下半学期学原子物理,陈天石一节课没上过,期中考试也没敢去。到了期末,熬不住的陈天石主动找老师,问能不能给一次机会重考。老师是个善解人意的老太太,破例让陈天石在办公室单独考试,最后他的总评得了70多分。 中科大少年班有10%的留级率,得益于老师们的不放弃,他们对成绩并不好的学生尽量给机会,很多人走过迷茫期,很快就回到了正轨。“所以在我们团队里,我并不是本科成绩最差的那个人。”陈天石坦言。 读研时,陈天石遇到了影响一生的两位导师:陈国良院士和姚新教授。 姚新教授是77级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和78级的张亚勤本科编在一个班上课,陈天石碰到张亚勤不敢称师兄,只能称师叔。 “他们不嫌弃我成绩不好,给我读博士的机会。”陈天石回忆,两位导师采用鼓励教学,给了学生很大自主权,可以自行选择有意思的课题做。2010年,曾经的“问题学生”陈天石博士毕业,前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中科院计算所一直有创业传统,80年代创办了联想,90年代创办了中科曙光。当研究成果进行到一定程度,自然会选择在市场孵化。 2016年3月,陈云霁和陈天石联手创立了寒武纪公司,但陈云霁并未在寒武纪任职,依然留在中科院计算所。 历史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发生了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巨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大量无脊椎动物在几百万年的短时间内出现。陈天石兄弟的命名,意味着AI领域的“生命大爆发”。 2017年8月,寒武纪获得1亿美元的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涌铧投资联合投资。甫一亮相,寒武纪已经有了独角兽的身影。 华为Mate10采用寒武纪1A处理器,寒武纪迈出产业化的一步。2017年,陈天石曾经对媒体说出自己的小目标——3年后占据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市场份额,让全球拥有10亿台集成寒武纪处理器的智能终端。 如今,全球“芯”事重重,寒武纪、海思等智能芯片企业在这个节点,无疑背负更多的使命。 相比公司经营者,陈天石更认可自己的科研工作者、研究员教授身份。“我们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想把AI芯片的整个链条做全了,给社会和产业做些贡献,给自己的理想一个交代。” 骨子里的自信 无论徐华、户磊和陈天石,还是更多从中科大走出的学子,大学生涯都是影响自己一生的经历。对于下一代,他们都表示,如果可以,愿意让孩子再走一遍少年班路,毕竟,和一群聪明人碰撞青春,是一个不可取代的体验。 “中科大学生不管怎么样,有一个压不垮的脊梁,不管在什么状态,一直有一个脊梁会支撑自己,”徐华很赞同这个形象的说法,“股子里的自信是抹不掉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