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藏着掖着不如大方点评 老师亲手教五年级娃写“情书”(2)

    “……您对我说,不要天天留下来做‘留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我订正完要回家时,您打了个哈欠,我知道您很想睡了,而您却陪我到这么晚……”

    听到写给语文老师的这段时,小张居然慢慢低下头,若有所思。其他孩子听着,似乎也被打动,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其他孩子听完也给出点评——“书写有待提高,文笔有进步,具有真情实感。小张同学懂得感恩。”

    从写情书过渡到分享情诗

    带动全班学习诗歌

    教育到此,孩子们说起“情书”不再遮掩忸怩,这件事貌似可以告一段落。但骆老师的新点子又冒出来了:小张虽然调皮,但平时爱看课外书,知识面广,口才也不错。不如结合他的优点趁热打铁,从写“情”书过渡到享“情”诗,借此以点触面,如果能带动全班学习诗歌的氛围,那就更妙了。

    “小张,怎么让你的文笔更上一层楼?”骆老师问:“老师帮你想了个方法,你向古人借借智慧,找三首表达情感的诗,下周一请你和全班分享。”

    一听终于不是书写的作业,小张立即同意。他还带着自制的PPT,从诗歌背景、作者生平各个角度,向全班分享了《游子吟》在内的三首“情诗”,底下的孩子听得很入迷。

    随后,意外的惊喜也来了,班里的小胖子举起了肉乎乎的手:“老师,我也想分享诗歌,下次能让我来吗?”

    当事人小张分享完这一次还不够,酷爱历史的他还问骆老师:“我还想再分享一些历史,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其他的同学也开始毛遂自荐:“自己看过的书籍能和大家分享吗?”

    大家的注意力慢慢开始转向学习和阅读中,渐渐忘记了掀起班级风波的“情书”,而且成就了一件促进学习的好事。在这样的氛围下,骆老师组织了每周定期的班级读书分享、诗歌分享会,每个人至少有一次分享的机会,促使他们看更多的书,并且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成长道路上总会有类似的小插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充满思想的个体。”骆老师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很长,我们要多些从容、多些包容、多些温度,善待孩子成长路上的‘小错误’,在他们心中多埋下情感和希望的种子。”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