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同瑞20亿“售后返租”案谜局(2)
时间:2019-06-17 17: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不仅如此,在业主刚开始发现“售后返租”存在陷阱后,成都同瑞也曾经向业主出示过有关同瑞国际项目的售楼明细,显示“第5层楼已销售套数为0,已销售面积为0,第5层总面积为1891.4平米,总套数为259套。” 在记者走访的多个业主中,也相互证实,这些业主在购买铺子时,就曾有销售人员告诉过他们,“同瑞国际的第5层还没有出售”的相关信息,并有业主向记者提供了当时的录音资料。 6月13日下午,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同瑞国际项目。记者看到,该大厦的临街店铺均在正常经营,其中有多家酒店、宾馆、火锅店、以及商场等,而三层、四层、五层一起出租给了宜必思尚品酒店。是谁把五层出租给了宜必思尚品酒店?记者问及三层、四层的部分业主,均不知情。问及宜必思尚品酒店,也未能回复。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显示,同瑞国际项目的销售单价一层大约为每平方米17.8万元,二层大约为每平方9.8万元,四层大约为每平方米6.06万元,六层大约为每平方米2.62万元。五层的总面积为1891.4平方米,以每平方米5万元计算,销售总价近1亿元。 6月11日,有业主告诉记者,成都同瑞在后来的处理方案中始终不再提及这个楼层了,而在平台协调会上也没人提及,公安立案侦查期间也未涉及这个楼层。 据了解,公安受理该案期间,曾委托四川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成都同瑞资产进行了司法审计。由于案件一直没有进展,业主多次聚集后,迫于压力,办案单位公开了司法审计报告。办案单位同意业主选出两个代表过来查阅该审计报告,业主选派了两个专业财务业主。“蹊跷的是,只准业主抄写,不准拍照、复制。我们对该审计报告提出异议,这份司法审计报告的资金流向有明显缺口,”一位不愿具名的业主说,办案单位告知“由于时间太匆忙,这份审计报告有不妥当的地方还可以再补充。” 有业主告诉记者:“案件走到成都市检察院后,他们又针对业主提出的异议,补充了一份司法审计报告。当业主再看这份补充审计报告时,曾经明显的资金流向缺口已被补充完整。业主告诉记者“看这份补充审计报告时,抄写都不让了。”而这份司法审计补充报告显示,成都同瑞的账户‘已经没钱了’,其资产还剩下8000平方米的楼房。” 这位业主回忆称:“两次审计报告中根本没有涉及5楼资产。而这8000平方米的资产,包括未售出去的楼房和已售出去但还没有办理产权登记的楼房。其中用于抵押贷款的5000平方米的抵押楼房,也包括在这8000平方米之内,但是不包括未出售的那1800多平方米的5层项目。” 办案单位成都市检察院就此问题告诉业主,“让公安再继续查”。 ━━━━ 债权银行 “金蝉脱壳”
国瑞项目已售明细 相比较业主维权的举步维艰,涉案多家债券银行的操作套路就显得游刃有余,这其中平安银行(000001)所扮演的角色值得玩味。 资料显示,成都同瑞曾于2015年初从平安银行贷款1.6亿元。该1.6亿元未进入成都同瑞账户,而是其中1亿元流向华良矿山,0.6亿元流向成都永红创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就在2015年初这个时间节点,成都同瑞公司已售出同瑞国际和西大金融的绝大部分房产,且全部是现款售房(不作按揭贷款)。成都同瑞在西大金融以及同瑞国际两个项目8亿元售房资金已回笼情况下,又把还没办理房本的房屋作了抵押,并从平安银行成都分行贷了1.6亿元。 时间至2015年7月,成都同瑞公司旗下项目金楠旺角的租金开始断供,也因此引起其他项目业主的恐慌。同年9月,西大金融和同瑞国际项目租金,也开始租金断供。 随后公安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受理该案,并立案侦查,也紧接着,办案机关于2015年10月对成都同瑞的资产进行了查封。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获得的房产信息发现,成都同瑞贷款1.6亿元时把资产抵押给平安银行的期限,同瑞国际资产抵押是2016年12月31日,西大金融资产抵押是2015年12月31日。 记者调查获悉,在成都同瑞的资产还没解除查封的情况下,2016年9月22日,成都同瑞与贷款银行平安银行在四川省国力公证处对贷款1.6亿元金额担保偿付作了两份公证执行证书,执行证书编号为(2016)川国公证执行安第409号和(2016)川国公证执字第410号。这两份执行证书分别对应着流向华良矿山的1亿元贷款,与流向成都永红创新能源开发的0.6亿元贷款。之后,2016年10月19日,平安银行以这两份公证执行证书为依据,向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执行1.6亿元贷款。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