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渝:产业智能化时代,新经济企业应由中国定义(2)
时间:2019-06-21 16: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新经济投资负责人,特斯联科技CEO艾渝认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用Copy to China的模式来评估和思考了,比如光大控股新经济投资的商汤科技已经成长为全球最贵的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它的商业模式及业务架构在全球并无对标企业,而未来这样的中国企业也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G赋能下的产业智能化时代,中美同处产业变革的最前沿, Copy to China这种投资模式将会演变成Copy from China。 线上线下泾渭分明格局不再 新旧"世界"融合打造新物种 过去,中国新经济多是线上企业独立成风,新兴与传统企业泾渭分明,甚至曾一度出现竞争姿态。现在,新旧边界模糊,科技力量不断促使新旧产业结合,成就新物种。 从线上、线下融合与联动来看,几个巨头的动向值得注意:阿里 224 亿元收购大润发、收购联华超市18%股份、44亿元投资红星美凯龙、36亿元增持千方科技;腾讯 46.8亿元入股永辉超市、25亿元入股海澜之家,并联合京东、苏宁投资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14%股份;京东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15亿美元收购沃尔玛一号店业务、7000万美元投资天天果园等;从创新企业赋能传统企业、传统巨头孵化创新团队来看,国家电网与特斯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主攻智慧消防业务,吉利汽车和爱立信全面合作车联网业务,三一重工孵化工业物联网树根互联等,都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机会。
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全新物种 正如艾渝所说,"无论是从产业进化、投资机构还是市场格局角度来看,中国新经济在不断前行,在即将蓬勃发展的产业智能化时代,中国速度和中国活力都是中国新经济亮眼的标签,中国新经济应该培育出更多的世界级企业。5G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未来十年,待中国产业基础化设施完成后,将是产业互联网大转型的节点。新一代的新经济公司应该由中国定义。" 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陨 AIoT时代迎来全新破局者 据财新数联发布的《国家数字经济产业指数》我们可以看到,从劳动力、资本、创新投入跟踪,互联网行业指数进入缓慢爬坡期,从 2016 年开始逐步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拉大差距,其中人工智能产业结合了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成为了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重要推动技术 。
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陨、AIoT时代迎来全新破局者 中国新经济产业急需在全球市场发挥潜力和更大可能性,更需要产业政策、人才、资本市场等多维度支持。但过去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有诸多不宽容和不适宜的制约,科创板的推出给了中国创新技术企业一个更有利的资本环境。艾渝谈到,"科创板从根本上颠覆了投资者的逻辑,是行业的长期利好。在未来,科创板有希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股圣地,为中国经济转型奠定基础。科创板承载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期望,未来科创板将能够变成国际化的一个板块,能够让所有中国的科技公司在这里获得更多竞争力。" 商业嗅觉灵敏的投资机构自然不会错过这场"赢在起跑线上"的较量,他们需要寻找行业新秀,找到产业智能化时代的破局者。 在产业智能化的环境下,光控新经济团队坚持"投资布局"和"产业孵化"两条腿走路。光大控股新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提出AIOT产业赋能方程式,来描述、解释和指引传统产业完成智能化升级的闭环——AIOT LOOP,将技术与产业深度渗透、结合、赋能。即通过机械自动化,比如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手、自控器等实现线下的操作,或者通过智能推荐、千人千面等实现线上的操作,做到自动(Automation) ;通过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用更聪明的决策代替人工判断,实现智能化(Intellectualization) ;在越来越先进的网络传输基础上,共享和联通用户数据、行为数据、设备数据等各类数据,全部网络化(Online);通过线上交易或物联网对设备的连接,完成数字化革新(Transformation)。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