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工业4.0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新视角(2)

  这样的培养方案效果如何呢?笔者曾经多次受邀在假期营上授课讲座,向学生分享关于新工科人才的必备素质以及系统学习方法。在与营员们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高效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同时还有内在的驱动力,对信念极其执着,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一直探索、思考,并坚持下去。而这些特点都符合一个未来“新工科”人才的必备素质。可以说,大疆RM假期营成功打造了一个让学生们自由探索,发现兴趣,并把兴趣变为使命的一个平台。

  从2013年至今,大疆RM假期营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包括夏令营和冬令营), 形成了一套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且能通过反复的强调专业素养和实践素养相融合的重要性,来进一步提升“新工科”人才的新标准,已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上率先迈出了一大步。今年的RM夏令营将由大疆创新和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SDIM)联合举办,我们期望这次合作能够将高校和企业的经验相结合,根据当今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科教育培养模式。

  从上面RM假期营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其实与传统工科在教育侧重点最大的不同是,新工科教育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实践精神。再以欧林(Olin)工学院的办学经验为借鉴,在学生刚入学的那一天开始,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接触到实际的社会工程问题,学校提倡学生先学会理解人的需求,价值观和痛点(机会),以及工程的社会作用,学会构思能改变人类的工程创新并且让其服务于人类,并以动手设计和制作为主、老师启发引导为辅的形式展开。学生通过接受人文、艺术、 社科与创业精神的训练,学会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所有的工程课程中去。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用一半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而设计课题与产业或者市场需求紧密相关,这类实战经验让学生学会传统教育学不到的职业技能。言而总之,“新工科”的教育模式正驱动着传统教育的革新,校园不再是一座封闭的象牙塔,而是学生们与社会接轨的桥梁。

工业4.0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新视角

  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SDIM)“1+3”人才培养方案:一年级学生打好基础,完成数学、编程、设计思维以及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二-四年级学生进入学院,开始新工科模式的学习。

  其实RM假期营、欧林这样的办学方式为我们南科大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的“1+3”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在“新工科”的教育模式上正是以模块化、项目工具、团队学习为主要特点,摆脱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学生在工程项目制作当中,要求能够掌握并熟悉运用理论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创新思路。这样一来,学生在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能够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学生不仅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有问题,更能预见问题,具备技术及产业发展前瞻能力,成为对未来的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起来主导作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

  到2030年,中国特色的新工科发展优势将逐步显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也显著增强[3]。新工科领域将层出不穷,新产业链、新价值链的形成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应对生存危机挑战的能力。我们希望,无论是RM假期营、欧林工学院,还是SDIM的“1+3”人才培养方案,都能在未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领军新产业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注入更多能量。

  引用:

  [1]吴爱华, 侯永峰, 杨秋波, et al.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1):7-15.

  [2]叶钟灵. 迎接4.0第四次工业革命[J]. 电子产品世界, 2015(1):3-6.

  [3]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7-12.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